司馬懿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搖頭道:
“你以為司空不想擊潰袁耀嗎?
司空不出手,是因?yàn)槲臆姼緵]有取勝的把握?!?/p>
司馬孚愕然道:
“怎么會(huì)?
如果我軍無法取勝,袁耀和呂布為什么要放棄徐州?”
司馬懿淡然道:
“與其說是袁耀放棄了徐州,倒不如說是袁耀硬逼著司空吞下徐州。
這徐州,司空不要也得要?!?/p>
“二哥,我怎么越聽越糊涂了”
司馬懿也不管司馬孚能不能理解自己的話,輕聲嘆道: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司空,終究走到這個(gè)地步了!”
司馬孚不理解兄長司馬懿的話,可《公無渡河》這首詩他倒是聽過。
這是一首樂府詩,一共四句,詩詞的意思也很簡單。
司馬懿說的這兩句,是妻子勸夫君不要渡河,夫君卻硬要渡河。
“兄長是說
這徐州對于司空來說,就是那條兇險(xiǎn)的河流?”
司馬懿看著滂沱的雨幕,說道:
“是啊,此河,當(dāng)真太兇險(xiǎn)了。
司空得了徐州,看似成了雄踞中原的霸主,卻也會(huì)引起天下諸侯的忌憚。
尤其是河北袁紹,對中原早有覬覦之心。
他是不會(huì)容忍,司空擁有可以與他爭鋒的實(shí)力。”
“司空得了徐州后,與袁紹的大戰(zhàn)便迫在眉睫。
而袁耀抽身而退,便可穩(wěn)居淮南、揚(yáng)州,坐觀天下成敗。
(請)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曹、袁大戰(zhàn),不論誰勝誰負(fù),袁耀都可以趁此良機(jī)做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