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
陰在陽之內(nèi),不在陽之對
這顯然并非士元所愿。
我給士元出了一個小計策,以士元的謀略,當(dāng)可脫身。
以我對士元的了解,主公當(dāng)有八成的概率將其收入麾下?!?/p>
聽徐庶說自己可能將龐統(tǒng)收入麾下,袁耀并未因此欣喜,反而皺起了眉頭。
不對勁…
水鏡先生和龐德公是什么人,袁耀也有所了解。
他們都是世外高人,超脫紅塵。
為何會對龐統(tǒng)輔佐何人如此上心?
仔細(xì)想來,劉備上一世能得諸葛亮、龐統(tǒng)等一眾頂級謀臣輔佐,頗有些蹊蹺之處。
要知道劉備逃亡荊州的時候,可是惶惶如喪家之犬。
除了一個皇叔的名頭,和仁義的名聲之外,幾乎一無所有。
可仁義又不能當(dāng)飯吃,忽悠忽悠平民百姓還可以。
頂級謀臣們又不是傻子,如何能吃劉備這套?
而且自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后,勢力迅速膨脹。
很快就從一個沒有地盤、沒有兵馬的落魄之人,搖身一變成了坐擁荊、益,三分天下的超級諸侯。
想做到這樣的轉(zhuǎn)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如果沒有這些資源的支持,就算諸葛亮謀略再強,也不能那么快將劉備扶上高位。
這里面要是沒有其他勢力支持,袁耀是不相信的。
‘支持劉備的勢力,究竟是什么…
莫非這天下還有不為我所知的勢力存在嗎?’
袁耀上一世看三國,就圖個樂呵,根本沒有深究過其中的道理。
現(xiàn)在仔細(xì)琢磨,才發(fā)現(xiàn)劉備身上處處是謎團(tuán)。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在史書上留下痕跡。
也許有些不為人知而又無比重要的事情,是袁耀上一世也不知情的。
也罷,既然想不通,那暫且不去想了。
如今自己占據(jù)天下大勢,麾下謀臣如云,猛將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