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除了呂奉先,旁人
諸葛亮心里清楚,劉備比誰都想要益州。
他之所以這樣問,是想找一個(gè)合理的理由取益州。
既如此,諸葛亮就給他一個(gè)這樣的理由。
諸葛亮手搖羽扇,對(duì)劉備道:
“劉璋暗弱無能,坐擁富庶的益州,卻連漢中張魯都對(duì)付不了。
皇叔不取益州,益州也早晚要被他人所取。
皇叔得了益州之后,率天下有識(shí)之士匡扶大漢,豈不也算對(duì)得起劉璋?
畢竟?jié)h室宗親,總要為大漢出些力才是。”
“皇叔以益州為根基,再興大漢。
總好過曹操、袁紹、袁術(shù)之流入主益州,讓漢室再無希望強(qiáng)吧?”
劉備似乎下定了某種決心,捏緊拳頭道:
“先生,你說得對(duì)。
天下,不能交給那些逆賊!
為了大漢,就算劉備背負(fù)罵名,也在所不惜!”
說到這,劉備又對(duì)諸葛亮道:
“劉備今日聽先生一言,如醍醐灌頂。
我之前都是誤打誤撞,沒有一條明確的路。
是先生,讓備找到了接下來要走的路。
而這條路,不能沒有先生。
劉備雖然兵微將寡,智略淺薄,卻有一顆永不服輸?shù)姆鰸h之心!
為了大漢百姓,為了江山社稷,懇請(qǐng)先生出山相助!”
劉備的志向,已然得到了諸葛亮的認(rèn)可。
不過諸葛亮此時(shí)還是搖了搖頭,笑道:
“皇叔說笑了。
在下疏懶成性,每日只知種田品茶,又如何能輔佐皇叔?”
劉備一聽諸葛亮這樣說,眼淚瞬間就下來了。
他淚流滿面,看著諸葛亮道:
“先生不出,大漢四百年基業(yè),必然毀于一旦。
先生又于心何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