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我們騎兵的戰(zhàn)甲和兵刃,都不比敵軍差。
我大燕鐵騎的兵源,也都是從精銳士卒中選拔而出。
為何就不是敵騎的對手呢?”
曹操觀察細致,對袁紹回應(yīng)道:
“本初兄,你看敵騎的馬鐙…
與我軍馬鐙完全不同!”
袁紹也仔細看了看,說道:
“確實不一樣…
可就這么一個小小的馬鐙,就能提升騎兵戰(zhàn)力?”
曹操與袁紹麾下的騎兵,用的都是單邊馬鐙。
而袁耀這數(shù)萬精騎,則全部裝備了雙邊馬鐙和馬蹄鐵。
雙邊馬鐙和馬蹄鐵,大乾早就發(fā)明出來了,卻一直保密。
因為這東西極易仿制,只要袁耀用了,敵軍很容易就能仿制出來。
袁耀沒有任何辦法,防止敵軍抄襲自己的雙邊馬鐙。
他能做的,就是在敵軍還未仿制出來雙邊馬鐙和馬蹄鐵的時候,先利用這利器打一場勝仗。
今日以騎兵進攻聯(lián)軍伏兵,就是利用雙邊馬鐙克敵制勝的絕佳機會!
曹操思索道:
“除了此物之外,袁耀的騎兵與我軍并無不同。
應(yīng)該就是此物了…
待此戰(zhàn)結(jié)束之后,我軍一定要好好研究一番。
本初兄,現(xiàn)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快速離開戰(zhàn)場,不給敵軍殺戮我軍將士的機會?!?/p>
“現(xiàn)在想撤也難了吧…”
“不難。
本初兄,我早有布置。
除了伏兵之外,我還安排了十萬大軍前來接應(yīng)。
我們只需一路向東,就能與前來接應(yīng)的大軍會合。
在大軍的掩護之下,平安歸寨?!?/p>
袁紹心中這才松了一口氣,對曹操道:
“孟德,你確實用兵老辣。”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