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操命令下,曹軍向張繡席卷而來。
張繡心中不由暗罵,這張先沒有本事,瞎逞什么能?
本以為他會跟許褚戰(zhàn)上十余個回合,自己再出手。
這回好了,張先跑到許褚那送了人頭不要緊,自家大軍士氣更低落了。
宛城士卒本來就少,張繡又如何能跟曹操硬拼?
“撤退!退回城中!”
張繡果斷下令撤退,出城的兵馬盡數(shù)退回城內(nèi),緊閉城門。
曹軍蜂擁而上,把宛城團團圍住,搭起云梯攻城。
張繡親自指揮士卒抵御曹軍進攻,兩軍鏖戰(zhàn)一天,戰(zhàn)得張繡筋疲力盡,總算是打退了曹操的進攻。
殘陽如血,張繡感覺渾身濕漉漉的,也分不清是自己的汗水還是敵軍的血水。
見賈詡走上城頭,張繡說道:
“文和,悔不聽你之言,致使損兵折將?!?/p>
“區(qū)區(qū)張先而已,于大局無礙?!?/p>
賈詡輕聲道:
“將軍只需加固城池,堅守宛城。
我自有計破曹。”
在接下來的幾日,曹操每天都舉大軍來攻。
可曹軍人數(shù)雖眾,無奈宛城高大堅固,還有一條極深的護城河。
曹操想啃下這塊硬骨頭,也不容易。
曹操下令,命士卒運土塊來填宛城的護城河,希望能把宛城填平。
然而曹操很快就發(fā)現(xiàn),填護城河并沒有什么卵用。
與宛城的護城河相比,曹軍運來的那些石塊著實是杯水車薪。
曹操很快放棄了填河的想法,照例命大軍攻城。
他自己則帶著幾個謀士每天圍著宛城繞圈。
曹操策馬立于宛城東南角,瞇著眼睛觀察著東南方向的城墻。
(請)
聲東擊西,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