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大學生嗎?周六周末不上課在家店里幫忙?”
“不是,是小學生,很好吃的涼菜是老板正在上小學的兒子做的?!?/p>
這條評論下面蓋了十幾層樓,可見大家對這消息的震驚程度。
打問號的一眼望去都不止手機屏一頁的人。
然后還有人把方軍的某音賬號艾特了出來。
好家伙,這屆網(wǎng)友真是除了對象找不到,剩下什么都能給挖出來。
好些涼菜的忠實粉絲順著網(wǎng)線爬到了方軍的某音賬號。
當即就被第一條視頻里切蓑衣黃瓜的方商吸引。
“我去,我剛還不信做涼菜的是個小學生,小學生哪有那手藝,我那上小學的弟弟別說做菜了,連煮個飯都不會,這老板兒子也太六了吧,這刀工!”
方軍賬號的第一個視頻就是之前拍方商秀刀工切蓑衣黃瓜的視頻。
有吃到蓑衣黃瓜的食客更是在評論區(qū)留言說想吃。
方軍的賬號短短時間就漲了好幾十的粉絲。
正在做菜的方軍,沒空看手機。
有客人點了涼拌皮蛋豆腐,他正在做。
方軍版的皮蛋豆腐就是正常一個皮蛋切成四塊或者六塊,八塊這樣子擺放在盤子周圍,然后中間放一塊內(nèi)酯豆腐,在澆上料汁。
賣相肯定是沒方商做的好,一端出去,食客就發(fā)現(xiàn)了區(qū)別。
但想著剛才老板娘就已經(jīng)提醒了,說涼菜師傅不一樣,口味有差別。
他想著一個店里的廚師,味道差別應該不會太離譜,就還是點了。
沒想到做法上看起來差別就很大。
客人不信邪的拿起勺子舀起一勺豆腐吃進嘴里,表情頓時就垮了下來。
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跟他之前吃的皮蛋豆腐完全不一樣,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一盤菜好不好吃,吃在嘴里的瞬間,味蕾會給出直觀的反饋。
吃過之前嘗一口就讓人念念不忘的皮蛋豆腐,面對這一盤味道一般,可以說還有點咸的皮蛋豆腐,他完全吃不下去。
于是他好奇的看著老板娘問道:“老板娘,之前做皮蛋豆腐的廚師呢?怎么不在啊”
客人腦海中不受控制的想著是不是因為那個廚師廚藝好被排擠,然后被逼走了。
還是什么?
他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