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花了兩三塊錢,自以為占了便宜買了仿冒品的市民,此刻也成了街坊鄰居的笑柄。
“喲,老張,你這‘絕版’杯子,是王麻子家燒的吧?聽說他今天虧得底褲都當(dāng)了!”
“去你的!晦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在百貨大樓買了正品的顧客。
與此同時,周夫人的電話,快要被打爆了。
“周姐,你聽說了嗎?‘東方雅集’要出新品了!”
“聽說了聽說了!李經(jīng)理親自給我打的電話,說要給我們辦個內(nèi)部品鑒會,第一批帶編號的呢!這面子可太大了!”
“哎呀,你可一定要幫我留個位置啊!這回說啥也不能錯過了!”
李娟坐在百貨大樓新盤下來的,正對大門的最大專柜里,聽著王經(jīng)理轉(zhuǎn)述這些消息,心里對婆婆趙淑芬的敬佩,已經(jīng)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
不費一兵一卒,不打一場爛仗。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才是真正做大事的氣魄!
羊城,匯川實業(yè),“大師作坊”。
新砌的窯爐爐火熊熊,將整個作坊映得一片通紅。
趙小麗已經(jīng)在這里待了兩天兩夜。
她的面前,鋪滿了畫稿,每一張上面,都是一朵木棉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熱烈盛開,有的姿態(tài)妖嬈,有的傲骨錚錚。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但她一張張看過去,又一張張揉碎,扔進了腳邊的紙簍。
不行,都還不夠。
媽要的,是一個能讓所有仿冒者看到圖紙就直接絕望的設(shè)計。
這不僅僅是繪畫技法上的難度,更是藝術(shù)意境上的碾壓。仿得了形,仿不了神。
那種只屬于“東方雅集”的,獨一無二的靈魂。
靈魂是什么?
趙小麗走出悶熱的作坊,站在院子里。南國的夜,潮濕而溫潤。她抬起頭,看到一輪彎月掛在天邊。
她想起了梁文浩。想起了他送的那支鋼筆,想起了他辦公室里那盆需要她照顧的君子蘭。
思念像藤蔓一樣,纏繞上心頭。
她忽然又想起了在港島,她站在臺上,面對所有人的質(zhì)疑,闡述《嶺南春曉》的設(shè)計理念。
那幅畫的靈魂,是家國,是新生,是百折不撓的嶺南精神。
那木棉花,是英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