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句在理,字字扎心。
趙淑芬當然明白這個道理。理智告訴她,許文華的每一個字都是對的,這是最穩(wěn)妥,也是對所有投資者最負責任的選擇。
可情感上,她又怎么能拒絕兒子那份想要上進的心?尤其是,這個提議還是兒媳李娟提出來的。
辦公室里的氣氛有些凝滯,趙淑芬捏著電話,目光無意識地在房間里掃動,最后,落在了角落里一個正在埋頭整理設(shè)計稿的身影上。
是趙小麗。
她今天來工廠,是想跟進一下新產(chǎn)品的包裝設(shè)計打樣。此刻,她正安靜地坐在小桌子旁,將一沓沓的設(shè)計草圖分門別類地歸檔。
趙淑芬心里一動,一個念頭冒了出來。
她對著電話那頭的兒子說:“大剛,你等一下,我跟你妹妹商量一下?!?/p>
說完,她捂住了話筒,看向趙小麗。
“小麗,你過來一下。”
許文華等人都愣住了。
趙小麗也有些意外,她放下手里的圖紙,快步走了過來:“媽,怎么了?”
趙淑芬把剛才的情況,簡單地對她復(fù)述了一遍,最后問道:“許經(jīng)理覺得風險太大,應(yīng)該找更有實力的外人。你覺得呢?”
她把這個難題,拋給了女兒。
趙小麗安靜地聽完,她看了一眼許文華,又看了看母親臉上為難的神色。
她的腦海里,瞬間閃過了幾天前在白天鵝賓館的那個夜晚。
閃過了梁文浩遞過來的那個牛皮紙信封,和那份寫著她未來夢想的房契。
“這不是報酬,是投資。”
“我投資的,是你的未來。”
梁文浩的話,言猶在耳。
如果連梁文浩一個“外人”,都愿意拿出一間鋪面來投資她一個學生虛無縹緲的未來,那他們作為家人,為什么就不能給哥哥和嫂子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呢?
想到這里,趙小麗的心里,瞬間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