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進去,中年男人殷切的詢問:“看病還是抓藥?”
“這里收藥材嗎?我這里有一些炮制好的大黃?!苯衲孟卤澈t上蓋著的破布,把背簍放在柜臺上。
男人臉上的笑意漸漸斂起,仔細檢查背簍里的藥材。
背簍里是一些普通常見的藥材,勝在對方處理的很好,且品相也不錯。
收倒是能收,不過
“你有介紹信嗎?我們這里收藥材有規(guī)定,不收個人的,只收村里的?!?/p>
上頭查的嚴(yán),收個人的會被按上投機倒把的名頭,到時候他這間藥鋪也不用開下去了。
“介紹信我有?!苯駨亩道锶〕鼋榻B信遞過去。
男人仔細看了看,確認(rèn)是大隊公章,這才還回去。
“本來我們藥堂是有固定供貨商的,看你一個小姑娘大老遠背著這么多藥材,我們就把這些藥材收了?!?/p>
“你拿來的藥材是普通常見的大黃,勝在品相不錯,處理的也干凈,按照一斤三毛錢收購。你要是能接受這個價格,咱們就過稱?!?/p>
“可以?!苯駴]有講價,直接應(yīng)了下來。
把背簍里的藥材全都倒在袋子里,男人開始過稱。
“一共是二十斤,價格是六塊錢。”
比起一年到頭在地里忙活也攢不下幾塊錢的鄉(xiāng)親們,一斤三毛錢的價格算公道的。
要知道,這些藥材是山里土生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