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有一天,那個時刻終于到來了……”
張寶玉越說越嚴重,煞有介事,好像已經看到了未來的發(fā)展。
“他們就會恍然……”
“原來,他們就是魔,魔就是他們的最深處的本質!”
“他們回想這一段經歷,將之視為一個特別的、非凡的過程,是褪去俗世的沾染,而回歸到潔凈無瑕的本源的過程。”
“是蛻變的必須,具有著不可取替代的神圣意義?!?/p>
張寶玉的這番話,其實并不是他此時的理解,但也不是瞎編的。
他張寶玉,在龍虎山上也是一號人物,也有著自己的尊嚴與驕傲,就算是面對敵人,也不會在這類事上胡編亂造去蒙騙對方。
不是瞎編,又不是他此刻的理解,那是什么?
這是龍虎山的經驗積累,是龍虎山的歷史觀察。
觀察那些走火入魔、失去道心的龍虎山道人。
案例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情況復雜,不一而足,但是,有一個部類集中了多數(shù)的例子——來自于張九齡的精神污染。
在龍虎山的記載中,關于張九齡的記載并不多,但寥寥幾句就足以讓觀閱者產生巨大的驚恐。
尤其是道人,尤其是龍虎山道人。
張九齡,污染道人的道心。
而一個道人,道心不穩(wěn),則一切都虛妄,漫長的苦修,終年的致靜虛,一切的一切,一切有形的施為,無形的修持,盡皆化為了虛無。
張寶玉說罷,他都有種啞然失笑的沖動,他本來是想要反駁那個蠟燭人一下,可沒想到,竟然會闡發(fā)這樣一大通長篇大論,沒想到會聯(lián)想到了張九齡。
他是龍虎山的道人,只有筑基的修為,但是由于身份特殊,且還有一定的敏感,他在龍虎山上的地位是很高的,且跟龍虎山老天師有著很親密的關系,有著頻繁的接觸。
有一些道人不知道的事,他知道,甚至是有些結丹道人都不知道的事,他也知道。
故而,他清楚,即便是漫長的時間過去,龍虎山依舊被張九齡這個人所困擾。
而同時,似乎,龍虎山也在追尋著什么,龍虎山,似乎是想在這個已經逝去多時的人身上,追尋著什么秘密。
這一點,或許劍道人也有所了解,但他沒有跟對方交流過類似的問題。
而劍道人,也從不曾主動提及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