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知道,有輪回的概念,那是來自佛教的手法。
投胎跟輪回,看似是一樣,但是從宗教的角度來看,里面的差別極大。
在于什么?
在于人的位置,在投胎的概念里,人的位置比較突出,是有主動的,而在輪回的個觀念里,人被整個宇宙的概念壓著,根本難以有擺弄的空間。
其實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道教在某些方面的劣勢,注重修行,注重神秘學(xué)的實踐,而相應(yīng)的,在理論上,在宗教的教義上,相對是有些薄弱的。
道教的問題,教義較為松散,可能會給人一個理論體系不夠完善全面的印象。
道教的理論比較松散,這當(dāng)然也有著好處,人的位置就會比較突出,畢竟你的理論不夠嚴密,你就不是那么能夠束縛人。
道教的自由,也來源于此,除了個性崇尚自由之外,理論的薄弱,束縛性不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當(dāng)然了,不好的一面當(dāng)然有,打嘴仗的時候,要辯經(jīng)的時候,要論戰(zhàn)的時候,總歸是要吃虧。
按他的想法,可能是要吃虧不少。
但驚駭歸驚駭,讓他怕,那也是差了點,小命都沒危及呢,還不會大喘氣。
張清燭緊張地注視著,一邊也留意著老道那邊的情況,這老貨是醒過來了,但一直都沒有睜開眼,外界就無從確定他此時的狀態(tài)。
陰險啊!
張清燭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老道此時這個舉動的動機。
但是,老道的動機是什么?
好像,沒有什么?
張清燭立馬在這里被卡著了,如果是這個解釋,那就只能說明,或者是他自己,或者是肩膀上的小鳥,有一個可能是被懷疑了……
可是,好像這個可能性,又成本太高了,如果有懷疑,直接抓住,大刑伺候,簡單粗暴,方便快捷。
至于費這個事嗎?
張清燭倒也不是很擔(dān)心,只是出于一個本能的防備而已,在現(xiàn)在的這個場合,要是不能有一個大的變故,他總是傾向于自己還沒露餡。
至于說放長線釣大魚,他個人覺得,可能性是有,但鑒于實在是太麻煩,且不定有一個好的成效,很可能就是收效甚微,想來,不怎么可能會選這個選項。
還是抓起來省事。
花在慢慢綻放。
可是按看到的,是那棵植株的根莖在枯萎,隨后消散,仿佛在一瞬間時間悠悠過去上百年,枯萎的樹葉根莖,全都化為了飛灰。
化為了飛灰,一蓬黑色的灰燼在隨風(fēng)飄揚,沒飛出多遠,就往下急速灑落,但沒到海平面就不見蹤影了,完全消失。
頓時,染上了一種灰敗的色彩,在此時的亮堂堂四處光芒散射的黃色世界里,即刻將那種原本只是在個人心底出涌現(xiàn)出來的微妙感情,外溢到空氣中,成了連結(jié)眾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