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就在這里了,這還是一個儀式嗎?
在這一片海和其中的島嶼上,哪里是跟龍虎山的天師授箓儀式扯得上關(guān)系的?
就他這兩天兩夜的經(jīng)驗來看,似乎連一點元素都算不上,沒有哪一點是可以讓他聯(lián)想到天師授箓儀式的。
他的觀感,倒是跟之前的那幾次跟外人接觸的經(jīng)驗類似,而這一次是更為真實,也是更為危險,稍有不慎,可能就要身死道消。
可怕的是,事情敗露的時候,可能連死都是個奢望,求而不得。
天師授箓,沒有的?
這個理智上比較傾向的可能性,讓張清燭心里頭老大不愿意,這可是老天師主持的儀式,雖說現(xiàn)在是有些變化了,但更出不了紕漏,因為一定程度上,授箓儀式已經(jīng)跟龍虎山天師繼承人選拔這個事捆綁起來了。
如果授箓儀式不能順利進行的話,那就會影響后續(xù),很影響公平啊……
當(dāng)然,如果不考慮公平,那后邊的程序一樣走,但肯定會有一個麻煩,可能最后選出來的人,大家會不服氣,會很不服氣。
這是個大忌,一般來說,老天師應(yīng)當(dāng)會慎重考慮這一點,畢竟,龍虎山現(xiàn)如今的處境,身周群狼環(huán)視,就沒有弱的,全都是狠角色,龍虎山雖然實力強大,但一點都經(jīng)受不起內(nèi)訌。
而下一代的龍虎山天師,這是事關(guān)原則性的大問題,并不是可以和稀泥的,也并不是可以忍氣吞聲來維持大局的。
很可能會爭,激烈的爭取,而也有不小可能是,激烈的斗爭。
如果這個天師繼承人選拔,不能秉持著公平公正的話,那還得要打第二場。
龍虎山天師本人會不會有傾向,他認為有可能,但傾向性是不是就很大呢,是不是用“是個人就會有傾向”這一條來解釋呢?
他覺得又不一定。
他不相信龍虎山的天師會這么沒水平。
但如果是有傾向,能夠偏幫的可能性也十分小,還是那句話,龍虎山的內(nèi)部團結(jié)是最重要的。
還是將這一趟經(jīng)歷,當(dāng)作是授箓儀式的一部分,比較穩(wěn)妥一點,但是關(guān)鍵點在哪里呢?
這一片海中,哪一處是關(guān)鍵?
會不會在這個地方?
可如果搞得太難,這個儀式,還有必要嗎?
在龍虎山的傳統(tǒng)觀念里,這個儀式,對于有足夠修為和資質(zhì)的人,那只是走個過場,根本不存在難度的。
現(xiàn)在他的這個儀式,跑來了老趙的地盤,那當(dāng)然不可能大張旗鼓,但是太難的話,他找不到地方,又有什么必要?
還是,基于公平的原則,難度越高,最后的收獲越高?
誒……
張清燭想到這里,心情激動,一下子翻身而起,但立馬想到了神秘的小鳥還在身邊,他隨即就又將自己的身體拋下,倒在了樹冠的包圍中。
而旁邊枝頭上的小鳥,也沒個反應(yīng),對張清燭的這番動作視而不見,雖則它是真的看不見,它閉上了眼睛。
張清燭也沒有瞟一眼過去觀察小鳥的反應(yīng),這只鳥很老成,不至于一驚一乍這么沒城府,就是心里有懷疑,也不會表露在外邊讓人看到。
張清燭繼續(xù)暢想。
如果是這樣,他倒是很接受,如果找不到天師授箓的儀式,他也不會有很大的埋怨,如果最后費了大力氣成功授箓,卻只能跟其他輕松走過場的道人一個樣,只是獲得了一個正式道人的頭銜,那他不可能認為這是公平的,心里肯定有氣。
可如果是最后得到了一個巨大的收獲,過程再怎么艱險坎坷,那都是合理的,合理就不會心里有氣,他會坦然接受可能的不好結(ji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