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跟外邊通通氣,總不會太早發(fā)瘋。
聽過這個小插曲之后,張清燭的心態(tài)立馬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
剛才還是抱有著一個不惹事的態(tài)度,但現(xiàn)在,他開始琢磨著這里面會有什么好處可以讓他撈一撈。
反正他在這個地方,也只是個短期的旅途,他一方面要顧忌著不要暴露身份,而另一方面,他又并不會真的怕得罪什么人。
他什么人都敢得罪。
甚至說是神!
這里面就是真有個邪神,他也一樣敢得罪!
神說?
這個開頭……
以他的神學(xué)修養(yǎng),這個開頭,除了在教義上是一般屬于創(chuàng)世紀的篇章之外,還有一個可能,在論及太陽教和光明教的異同之時,龍虎山的道人前輩,都提及了一個點,一個共同點——大預(yù)言術(shù)!
他想著,會不會,這就是光明教的大預(yù)言術(shù)?
但這種奢望,在一秒鐘之內(nèi),就被張清燭理智堅定掐滅,這開什么玩笑,這種一個大陸級別的具有統(tǒng)治力的大宗教的最高傳承,是不可能的。
在一個東方的地界,一個西方宗教的最高傳承,竟然流落在此?
這是不可能的。
隨后,張清燭就考慮著,既然不是,那是不是可以就這個猜想和情況,跟小鳥交流一下?
或許可以,但是,還需徹底深入想一想。
除此之外,他好像也找不到其他的切入點了。
還是那句話,他是啥都不了解,一頭霧水,沒能看出什么來,可能這是個很關(guān)鍵的信息,他不知道,價值相當?shù)?,但那只鳥知道,可能對它很重要,不能太輕易便宜它了……
得防著點。
他雖然不認為是什么光明教的大預(yù)言術(shù),但是,他就總是,懷有一點僥幸,要是真的是,那他可就吃了個大虧了。
這種機遇,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不能把握,占不了便宜,就是吃了大虧。
當然,所謂的僥幸,也就是一點點,他要是很期待,那就說明,他不是個理智的人。
但是,他雖然很相信直覺,有些時候還很依賴,但是就其根本,他的底色還是上輩子的模樣,這個世界,強加給他讓他不得不接受的,就是有神論,神靈實有,以及由神靈的存在而延伸出來的,強大的超自然力量。
還有一個可能也算,但強迫的意味并不濃,就是一個道人的身份,這輩子,他會以一個道士的身份存活,以此為自己終生的職業(yè),所謂的神職人員。
對于當一個道士,他覺得也還好,并不后悔,也沒有遺憾,更不覺得悔恨。
這樣挺好。
當然,如果有一天,他當不了這個道士,他覺得自己可能也不會很懊悔,但應(yīng)該會有一點點的失落,因為,那是他師父的一個期待,他如果不是道士了,他師父不會感到欣慰,他師父會為此感到失落,可能會引以為人生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