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多數(shù)身份不低,這房屋修建、吃喝用度、日常消遣自然都不能差了,這很能帶動長寧縣的消費。
也得虧游鳴劃出了一道紅線,不得任何人把屋子建到山上,否則還真有人想要在元靈山內修筑屋舍。
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對于附近的村子而言,大家世代居住這里,忽然來了一波外人,還頤氣指使,脾氣極大,而當?shù)赜质亲谧鍎萘ΡP踞,同種同姓的極多,你欺負了一個,自然就惹惱了一群。
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爆發(fā)了好幾次沖突。
游鳴見到這樣下去也不行,便找了縣城隍進行商議。
縣城隍自然樂得促成此事,因為他讓游鳴管轄這些村子,是有香火分成的,而且他還占了分成大頭。
這些年他能夠積攢下如此家底,推動長寧升縣為府,這一筆香火實在功不可沒。
若非其他幾股勢力一直向他施壓,他早就把整個長寧縣的賜子保育權柄都交給游鳴了。
這世上誰會跟香火過不去啊。
雙方商議的結果就是,重新再規(guī)劃一塊地方,修筑新屋舍!
因為這三個村子都是圍繞著灃水而建,為了避免再有什么矛盾,直接以灃水將他們隔開。
比如羊角水村原先的居民所住的地方就叫前村,河對面新建的就叫后村。
如此就能最大限度降低雙方的矛盾,若是后村的人想要采買什么東西,可派人到前村。或者干脆前村的人乘船、過橋帶著貨物到后村去售賣。
不過,游鳴也知道這個世界的權貴們是什么德行。
他也定下了規(guī)矩,也只有在此地老老實實生活,不仗勢欺人,不為惡鄉(xiāng)里的人,他的神職才會生效,否則便是供奉的香火再多,他也不予理會。
隨著最靠近元靈山的三座村子變得搶手,新近修筑的宅子很快就售空。
游鳴與城隍爺一合計,便準備再開發(fā)開發(fā)元靈山管轄的其他村子。
雖然這些村子距離元靈山稍遠,但效果卻是一樣的。
于是乎,長寧縣又繼續(xù)開始大肆招募修筑房屋的匠人,縣城里人手不夠就從府城或者隔壁縣招募,專門派遣客船將人給拉過來。
工錢給夠,待遇給夠,大家自然樂得過來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