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不戰(zhàn)而逃,也許是自覺丟了面子吧,居然出其不意的南下,跨過大河,接近了皇帝所在的留京。
可能是他覺得自己打敗過一次皇帝,有心理優(yōu)勢吧,所以主動選擇和對手干一下。
而皇帝也果然憋屈,雙方部隊相遇,初一接觸就是潰敗,人就從留京跑了,跨過大江跑到江南地區(qū)。
這天下就變成了這個模樣。
好像一張草紙,中間劃畫一條線,這是黃河。
現(xiàn)在兩個軟蛋都在下邊紙上,下邊的中間再畫一條線,是大江。
明帝在上邊,皇帝在下邊。
趙百匯也在皇帝這邊呢,只不過靠近左邊一點,靠上一點,挨著大江邊上。
上邊部分,也在中間畫一條線,這是長城,上邊是關外,是蠻族本身的地盤。
下邊是京師,原本皇帝的地盤。
先被明帝搶了,又被北蠻占據(jù)。
好像棋盤上的三個棋子,一個動了一下,就讓另一個跟著動了一下,然后最后一個也跟著動了一下,大家都動了一下之后又t的不動了。
趙百匯看著局勢無動于衷,你們幾個愛動不動,反正我是一直在動。
人不動,但是周邊的環(huán)境幾乎是翻天覆地的在動,簡直是一天一個樣。
“老爺,林學瑾大人來了,還帶了兩個老人,應該是文總督和林巡撫。”
說話的是當年收養(yǎng)的二十三個小子里年紀最小的,現(xiàn)在也才8歲。
當初取名字想的腦袋疼,最后一個干脆偷個懶,就叫趙明明吧,不費腦子了。
趙百匯躺在躺椅上,沉思了一下,說,“明明,還是讓他們進來吧,不然一直不見,就會一直想辦法來煩我?!?/p>
“好的,老爺,我去帶他們進來?!?/p>
不大會兒,明明帶著三人進來了。
林學瑾看到趙百匯躺在那不動也不說話,就知道這是對自己有點不滿了,誰讓自己來煩他呢。
不過他也不在意,接觸久了了解多了,就會知道趙百匯這人不記仇,至少不記小仇。
今天過去,也就過去了,一般不會秋后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