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的行為模式在很多時候都是難以輕易改變的,無論是王顯茂那種對家族奉獻一生的力工行為,還是木繁長久縮在龔善德身后看龔善德犯傻的茍王行為,都是各自對修行之道理解下的實踐思路。
當然,即便是王顯茂,這個一生為家族奉獻到灰都不剩的存在,也會在生命的最后時刻,讓王玉樓一定要割舍家族的束縛。
那一刻,老祖是把對修行的期待,寄托在了王玉樓身上的。
他的價值體系,最后還是被他自己推翻了,可能也早就推翻了,只是勤勤懇懇的扮演著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很難說,不能擺脫束縛與窠臼的個體,在奇怪度上總是有無限的奇怪方向。
但總之,這種行為模式慣性的強大之處,真的沒啥好解釋的。
王顯茂、青蕊、玉闕仙尊,都是例子。
木繁在四靈界當了那么多年茍王,在玉闕仙尊搞補水大會時,它依然選擇,把龔善德拱到了前面做小丑。
它習慣于不承擔最大的代價,這個模式,已經(jīng)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現(xiàn)在,它依然遵循這一模式的指導,不打算參與炙沙的反水行動。
“木繁道友,那王玉闕給自己的好徒弟們留了三個問題。
上古之初,究竟何時?
修仙之始,又是何貌?
未來之路,所向何方?
前兩個,炙沙駑鈍,沒有能力去探討,唯獨第三個,炙沙有些自己的想法。
四靈界和大天地的關(guān)系,恰似一個發(fā)展繁盛的大宗門,與發(fā)展不太繁盛、大修數(shù)量不多的小宗門的關(guān)系。
而王玉闕代表的那些天外金丹,就是大宗門派駐到附庸小宗門內(nèi)的執(zhí)行者。
可四靈界這么多年,一名名的道祖起起落落,有些古老道庭的主人,更是換了一個又一個?!?/p>
言及至此,炙沙頓了頓,看了眼麗真,卻見麗真依然跪于木繁身前,表達著膺服。
木繁則是微微頷首,讓炙沙繼續(xù)。
其實,它的想法是無所謂。
無所謂龔善德知道不知道,無所謂麗真的投效是真是假。
天帝?
龔善德就是個倒霉催的!
四靈界的大玩家是木繁和玉闕仙尊,善德天帝再怎么蹦,呵呵
“木繁道友,附庸小宗門一步步吞并大宗門的故事,在四靈界內(nèi),從來沒有停止過。
未來何所往?
為什么一定要按那些大天地金丹的想法走呢?
為什么不能是四靈界一步步發(fā)展出去,吞噬大天地呢?
到那時,我求的不多,只求能在您獨尊后,得一逍遙道果即可。
您才是四靈界的第一人,四靈界的未來,就是您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