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十二點,煮餃子。
這是大年三十的年夜餃子。
按照老家這邊的習(xí)俗,吃了這頓餃子,才是真正的過年。
吃餃子之前,照例是放鞭炮。
這次都不用楊文松去放了,楊書智的小兒子楊文輝,領(lǐng)著楊書禮的孫子,三爺爺?shù)膬蓚€孫子,就在外面放了起來。
又是放了半個多小時。
鞭炮放完,餃子也煮好了。
一家人就坐在一塊吃餃子。
說來也是有趣,這些餃子,是好幾家人包的。
楊書禮家的,楊書智家的,三爺爺家的,四爺爺家的,加上楊文松家的。
一家一種餡。
楊書禮家包的是牛肉的,楊書智家包的是韭菜豬肉的,三爺爺家包的是白菜豬肉的,四爺爺家包的是蘿卜肉的,楊文松家則是鲅魚肉的。
這里邊,其他幾種餡都是大家經(jīng)常吃的,沒有多稀奇。
只有這鲅魚餡餃子,大家都是第一次吃。
一口咬下去,鮮香四溢啊。
就連楊書禮家的牛肉餡水餃都給比下去了。
老媽本來是照著四個人的分量多一點包的,一百多個餃子,正常能夠五六個人吃的。
可現(xiàn)在整整二十多口人。
平均下來,每人也就能吃五六個。
尤其是還有一幫小孩在。
幾個小孩嘗了一個之后,都說好吃,嚷嚷著要吃鲅魚餃子。
最后只能緊著小孩子吃。
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楊書智的小兒子二十出頭了,已經(jīng)過了飯量的巔峰,加上晚飯這頓已經(jīng)吃了不少了,只吃了三十來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