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人就在廚房這里,表面言笑晏晏,其樂融融,實則是各懷心思。
這一家人在楊文松看來,也就小姨跟小姨夫還算不錯。
起碼沒有那么多的鬼心思,而且一直以來,小姨跟小姨夫對楊文松的一家態(tài)度都挺好,每年收魚的時候,小姨夫都會開車幾十公里,給楊文松一家送點魚蝦過來。
不夸張的說,現(xiàn)在姥姥跟姥爺兩個人,全靠小姨跟小姨夫兩人養(yǎng)活著。
要是沒有小姨,就大舅媽跟小舅媽那兩人,姥姥姥爺沒露宿街頭就不錯了。
姥姥姥爺現(xiàn)在住著小舅的房子,老兩口私下里還不知道塞給小舅媽多少錢呢。
就這,小舅媽還時不時的跟小舅叨叨兩句。
小舅跟小舅媽每次回來,就拎那點可憐的東西,走的時候呢,車里后備箱都裝不下了。
就今天楊文松他們帶來的這些東西,最后估計得有一多半被小舅媽順走。
甚至就連老媽給姥姥買的這件八千多塊錢的羽絨服,怕也逃不開小舅媽的魔掌。
楊文松剛才可是注意到了,那件羽絨服,姥姥連標簽都沒剪,就收起來了。
不過也無所謂了,反正送這些東西過來,就是為了替老爸老媽爭個臉面的,現(xiàn)在目的也達到了,至于這些東西最后落進誰的手中,那就不管楊文松的事了。
而且,就以楊文松跟姥姥姥爺?shù)母星?,這些東西給姥姥姥爺,還是給小舅媽,都一個樣。
一家人在廚房里忙活了快兩個小時,直到快十二點了,這才忙活完。
整整擺了兩桌子。
主菜就是楊文松帶來的鲅魚和帶魚,還有小姨夫帶來的一條十幾斤重的大黑魚。
鲅魚是用魚頭魚骨熬的白湯,然后汆的魚丸子。
放了點香菜蔥花胡椒粉,色香味俱全。
還有香燜的鲅魚尾巴。
鲅魚尾橫著切成一段一段的,一段巴掌大小,兩三公分厚薄,裹上蛋液淀粉,放鍋里一煎,煎到兩面金黃,然后放上蔥姜蒜,白醋,鹽糖胡椒粉,直接用啤酒燉。
燜出來的鲅魚尾,鮮香滑嫩。
那帶魚身子那一段是紅燒的,同樣是切成巴掌大小的一段,過油,加上醬油醋料酒鹽糖胡椒粉蔥姜蒜,燉至收汁。
帶魚尾巴也切成一段一段的,裹上面糊油炸。
小姨夫帶來的那條大黑魚,則是整個紅燒的,小姨夫親自掌的勺。
除了這五道魚之外,那大蝦也白灼了一下。
本來老媽是想讓姥姥姥爺留著自己吃的。
但姥姥心里清楚,小舅媽根本不可能留給他們老兩口的,肯定得順走。
還不如現(xiàn)在吃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