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靖之抵達萬歷皇帝所在的暖閣偏殿的時候,幾個閣老大臣都已經(jīng)到了。
不過,除了已經(jīng)見過的幾個閣老之外,殿內(nèi)還多了另外四個朱紫部堂。
那四人看向陳靖之的目光,皆是灼灼審視,帶有文人對武臣特有的警惕。
“微臣拜見陛下!”
陳靖之徑直走到了萬歷皇帝御前三步才堪堪停下,而后才朝著皇帝施施然一拜。
“是陳愛卿到了,”萬歷的臉色極為難看,不知道是因為方才到的八百里急遞,還是和殿內(nèi)幾個大臣又起了爭論?
“看看這個吧,”萬歷皇帝擺擺手,一旁的盧受拿起折子,轉(zhuǎn)身遞給陳靖之。
伸手接過奏本,陳靖之翻開低頭看去。
數(shù)息之后,
啪嗒一聲,雙手重重的將奏本合上。
臉上已經(jīng)掛上了陰冷寒霜。
奏本上的內(nèi)容很簡單,主要有兩件事:
第一,三日前,賀世賢率軍出城和酋奴大戰(zhàn),戰(zhàn)至黃昏時候,雙手互有斬首,后尤世功接應(yīng)賀世賢回城,準備明日再戰(zhàn)。而此時熊廷弼已經(jīng)去信鎮(zhèn)守遼陽的總兵李懷新和柴國柱,準備明日內(nèi)外夾擊,一同對女真發(fā)起進攻,將女真人的銳氣直接澆滅。是夜,李光榮叛逃,殺巡按方震孺,監(jiān)道官紀泰宇,企圖從北門破城,接應(yīng)在外的韃子騎兵。幸而有曹文詔拼死抵抗,終于在其打開城門之前,將李光榮一干叛賊全是斬殺,堪堪保住了沈陽城不丟。
第二:經(jīng)歷了李光榮叛逃事件,沈陽城內(nèi)人心浮動,諸將皆有了棄城而走的心思,而熊廷弼斟酌之后,下定決心突圍而走,先行保全遼陽城再說也即,城內(nèi)十余萬大明百姓,盡皆要做了韃子的奴才了。
“朕剛剛聽了幾個閣老和部堂的建言,”萬歷皇帝重重的咳嗽了兩聲,才抬起頭:“現(xiàn)在,想要聽聽你的意思?!?/p>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們在這里的所有謀劃和籌措,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等朝廷的旨意抵達沈陽,恐怕局勢早就不是當下的情況,所以,熊經(jīng)略不論做出什么決定,微臣都以為,那是當時局勢下的最佳選擇,無可非議,也無可指摘!”陳靖之紓解眉頭,將奏本遞還給盧受。
話音剛落,一個聲如金石一般堅硬的聲音從身后傳來。
“聽說陳參將在遼東時候,軍議堂上,斬殺守備上司,在科爾沁時候,再斬范文超,而后便是草原鏖戰(zhàn),大勝女真貝勒莽古爾泰怎么現(xiàn)在看來,言過其實了!”
順著聲音來處,陳靖之轉(zhuǎn)過頭,目光落在了那朱紫在身的中年男子。
“這位是?”陳靖之目露疑惑之色。
“兵科給事中,楊漣,楊文孺,”韓爌在一旁適時開口介紹了一句。
楊漣!
后世赫赫有名的東林六君子之一?。?/p>
那另外一位陳靖之的目光落在楊漣身旁的長須濃黑的男子身上。
“左僉都御史,左光斗,左遺之,”韓爌再次開口。
呵,真是巧了。
真是榮幸之至啊!
陳靖之轉(zhuǎn)過身子,先是看向楊漣:“莽古爾泰的人頭已經(jīng)擺在社稷廟中所以我沒有時間和楊大人斗嘴,我只說事實,既然你想談遼東事,那就談?wù)剬嶋H的東西,關(guān)于遼東事,楊大人是怎么看的?”
“沈陽城必守!沒有沈陽,遼陽必丟!”楊漣微微抬起頭,眸子中盡是冷冽,顯然對于陳靖之有種天生的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