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上古天機宗所修行的功法。
上古之時,講究天人合一。
天機宗認為,天地萬物,都和人一般,都有著自己的思想。
尋常方式難以察覺。
但正如人有殺念時會有殺機彌漫一般,天地萬物也會不時散發(fā)出些許氣機。
天發(fā)殺機,于是有萬物凋零、移星易宿之變。
地發(fā)殺機,于是有滄海桑田、龍蛇起陸之變。
通過捕獲、煉化天地間的種種氣機,就能返本溯源,達到與之共鳴、合一的境界。
《千機玉寰金章》,就是這么一門感應、煉化氣機化為己用的功法。
功法大成后,不僅可以借用天地殺機傷人,更能通過氣機推衍,推算預測未來。
這門功法,很強。但修行起來也很危險。
天地意志何其浩大,哪怕只是引動的一絲氣機,也千百倍于修士。
貿然與之接觸,很容易就被氣機本身所傷。
甚至會被不知不覺間同化,成為天地意志的傀儡。
所以上古天機宗修行時,不會選擇煉化感應天地的氣機,而是退而求次,行各種替代之法。
蘊養(yǎng)自身殺機,取春來萬物勃發(fā)之生機,從某些天地靈物中感應氣機……
采千萬氣機,掩蓋自身,從而達到混淆天機、感應天地意志的目的。
理論上,此法修到最高境界,便可與天地相合,化身為道。
可惜,也只是理論上而已。
實際上,即便有著取巧之法,《千機玉寰金章》修行起來也是無比艱難。
上古天機宗傳承萬年,修煉《千機玉寰金章》的修士數以萬計。
但最高的也不過修煉到元嬰境界。
當年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如今這個天地惡意無處不在的修仙界了。
不過李凡他有著【還真】相助,倒是不用太擔心修行此功法會遇到的風險。
李凡沉吟片刻,主修功法一事還不著急決定。
可以先去萬仙島上,看看當今修仙界具體情況如何再做打算。
于是,李凡來到了琉璃島中央法陣,想要拜見何正浩。
他剛剛來到法陣外,就發(fā)現幾名仆人早已等候多時了。
在仆人的帶領下,李凡再次見到了何正浩。
此刻他所在的地方,已經不是之前那座高聳的山峰,而是一座尋常無比的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