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小南據(jù)理力爭,咱們村好不容易種出來的玉米,多半就要被那兩個狗屁專家給糟蹋光了。”
“所以,咱們村明年能填飽肚子,還得感謝小南。”
“所謂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家可都得將小南的好記在心頭,以后他家要是有需要幫助的地方,眼力見都提起來,知道了嗎?”
全部人都很激動的點點頭。
一直站在人群中的陳南,看著情緒高漲的村里人,想到之前發(fā)現(xiàn)的情況,心頭忽然一動,走到大碾盤旁和張興善低語起來。
種植之初,原本計劃讓張興善將村里的地給分化到每家每戶,讓各家自己照管,他沒敢這樣干。
但先前澆水,陳南看出村里一部分人很熱心,干勁十足,但一部分人雖然跟著忙活,實則是在磨洋工。
所以,他準備改變一下這種局面。
聽完陳南的提議,張興善眉頭緊皺,好奇問:“這樣能行嗎?”
陳南笑著說:“肯定比現(xiàn)在這種情況要好。”
事到如今,張興善雖然是石磨村的大隊長,但無形中早已將陳南當成了主心骨。
他既然說可以,那就一定可以。
清除心中各種擔心后,他直起身大聲說:“我再宣布一件事?!?/p>
“地里玉米,長得越來越好了,為了照管得更好,我決定接下來將對村里的地進行分包安排?!?/p>
“每家每戶,都將分配到一塊地進行管理,各家負責地里玉米的澆水,除草,防護野豬等等?!?/p>
“誰家管理得好,到時候豐產(chǎn)了,刨除該上繳的份額外,將分配到更多的糧食?!?/p>
“當然,要是沒將分包的地管理好,到時候就分不到多少糧食,挨餓也怪不得誰。”
村里人對于這提議,有些歡喜,有些憂愁。
歡喜的自然是勤勞之人,憂愁的則是懶惰之人。
陳南并未再摻和什么,帶著王清悄然離開。
雖不計劃改變歷史,但只是對石磨村這種巴掌大的小地方進行改變,他覺得不會有多大影響。
其次這樣做,陳南也是為了打破規(guī)矩,促使公平得以浮現(xiàn)。
觀察下來,他發(fā)現(xiàn)勤勞的都是人口少的人家。
磨洋工的,反而是人口多的人家。
繼續(xù)大鍋飯模式,人口少的到時候就分不到多少糧食,還是會有人要餓肚子。
而人口多的人家,則沒出多少力就能得到不少糧食。
這樣不公平。
王清倒是看出門道,剛走出大院就笑著說:“你為了你們村,還真是操碎了心啊?!?/p>
陳南才露出笑容,剛要張口,面上的笑容就僵硬了。
他視線,不可置信地看著斜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