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中軍官反應過來,姬眉秋的青銅棍狠狠地抽打在中軍官的后背。中軍官慘叫一聲,滾落在地。
姬眉秋沒有理睬中軍官的死活,撥馬繼續(xù)追趕其他逃竄的西夏兵。隨即趕到的虎賁校尉則迅速上前,將仍在掙扎的中軍官一刀砍下腦袋。
其他的西夏兵不過武師級別,沒人擋得過姬眉秋的青銅棍。姬眉秋沒有漫山遍野地追殺,只是盯著跑得快的西夏兵,不讓一人逃脫。
半個時辰之后,跑出軍營的西夏兵被斬殺殆盡,姬眉秋才回到軍營。
軍營里的絞殺也結束了,近萬名西夏兵沒有一個活口。
“三王子,我們倆分工行動。”周吉征詢地說:“我?guī)蠕h營去敘城,你到河灘的營地等候大王子,你看行嗎?”
“謹遵先鋒官的吩咐。”
“好,多派斥侯,如果遇到大隊西夏兵,不要交戰(zhàn),馬上撤出戰(zhàn)斗。”
不清楚敘城的情況,周吉不想讓姬眉秋隨自己一同冒險進城。西夏與湯林率領的十多萬人就駐扎在離敘城不到百里的地方,如果自己一旦進城,湯林很有可能包圍敘城。
但周吉自己不得不去,敘城只有五六萬的城防軍,戰(zhàn)力很差,急需支援。
周吉的謹慎,其實是多余的。湯林確實想包圍敘城,甚至想收集敘城的城防軍壯大自己的實力,但眼下的情勢,卻由不得湯林做主。
姬眉風帶領虎賁營攻破連云港的時候,簡、湯、商三家的核心人物全部撤到了由湯林控制的南要塞。
有枕流商會穿針引線,簡清靜與西夏皇朝取得聯(lián)系,西夏皇朝派來十萬主力部隊。這支部隊的主將,是姬眉秋的“老朋友”李仁孝。
南要塞與西夏軍合成聯(lián)軍的時候,李仁孝當仁不讓地坐上主帥的位置。
西夏軍進入烈炎王國的借口,是簡、湯、商三家向西夏借兵,因此不敢派更多的軍隊進來,以免引起帝國干預。實際上,在李仁孝帶領的十萬主力之外,還有一支偏師、足有五萬的兵馬進入了烈炎王國。
李仁孝瞧不起烈炎王國的軍隊,準備“堂堂正正”地擊敗烈炎軍,靠實力一路碾壓到蓉城。
有簡清靜與湯林提供情報,李仁孝知道烈炎王國能夠派出的機動兵力,只有駐扎在蓉城的虎賁營。
在敘城決戰(zhàn),一舉擊敗虎賁營,隨后的戰(zhàn)役,李仁孝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李仁孝的作戰(zhàn)思路,完全是建立在強烈的自信的基礎上。因此,到達敘城之后,李仁孝懶得圍城,就在離城百里的地方扎營,等候與蓉城來的虎賁營進行決戰(zhàn),一舉奠定勝機。
虎賁營的動靜,全在湯林與李仁孝的掌握之中。李仁孝雖然很自信,面臨消滅虎賁營先鋒部隊、削弱虎賁營戰(zhàn)力的機會,李仁孝不想放過,這才有偏師偷襲之舉。
偏師的存在,湯林與簡清靜等人卻不知曉。而李仁孝對天王武者率領的偏師非常放心,軍令下達之后,卻沒有繼續(xù)關注偏師的動靜。
由于李仁孝與湯林之間并不協(xié)調,周吉與姬眉風在敘城會合之事,在湯林看來理所當然,于是沒有告訴李仁孝,李仁孝沒有得到偏師的稟告,很自然地認為他們大功告成了。
周吉與姬眉風在敘城會合,卻沒有看到姬眉秋,嚇得當時臉色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