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山巔,大江濤濤。
陸明均留下了畫作,只有極少是風景,大多數(shù)是柳遲枝的人物畫,湖藍色的長衣,幾分乖巧可愛的模樣躍然紙上,唯一可惜的是,陸明的畫藝沒那么強,眼中的靈動畫不出來。
本來唐俏兒是不愿意做模特的,一動不動的站著,讓陸明畫畫,總感覺他的目光如手指般,在身體各處打量,或者說觸摸。
唐俏兒抿著唇,感覺很不自在。
但奈不過陸明的央求,一切為了畫藝。
柳遲枝也在勸說,唐俏兒終究入了畫中,一共兩幅。
一副大江岸邊,唐俏兒握劍站立,劍半出鞘,眸光冷冽,白衣勝雪,劍仙姿態(tài)。
另一幅紅泥熱酒小爐附近,唐俏兒側身而坐,手捧書卷,初春雪化時,多了幾分溫柔。
只有柳秋霓每天苦兮兮的在煉制丹藥,很少有休息時間。
每次出來,她都張開雙手,貪婪的深吸空氣。
放風時間一過,立刻就會回到馬車內,繼續(xù)煉丹。
長時間的辛苦,換來的是煉丹技藝飛速進步。
距離靈月城一千里時,丹成上品。
距離三百里,丹藥飄香。
抵達之日,二月初五,云紋浮現(xiàn),通體含光。
普弦?guī)熖牢康南崎_車簾,手里拿著柳秋霓煉制的神韻避寒丹,臉上抑制不住的笑意。
“秋霓這些天確實辛苦了,你們將它收好,我先回宗門一趟。”
普弦?guī)熖斯舛?,陸明三人望向車廂里,只見柳秋霓已?jīng)昏沉沉的靠在車廂上,眼簾閉合,鼻翼微動,發(fā)出睡著的呼吸聲。
三人一陣心疼,相互對視一眼,將車簾合上,同時放慢馬車行進速度,緩緩行駛。
……
靈月藏經(jīng)庵建宗兩千余年,依山而建,玉宇瓊樓,連綿起伏,仙氣飄飄。
自建立初始,就有人在山下修建房屋,逐次環(huán)繞,歷經(jīng)歲月,成就靈月城。
不歸任何國家,全由宗門治理,且自成一套規(guī)矩法度。
靈月城規(guī)模,遠大于暖風城,站在城內外,左右望去皆看不到邊。
城內幾乎家家戶戶供奉菩薩像,煙火裊裊。
據(jù)說大多是靈月藏經(jīng)庵的初代祖師,也有歷代的一些德高望重、普渡世間的師太,在被她們救過的百姓眼中,就是菩薩。
陸明趕著兩架馬車,在靈月藏經(jīng)庵山門外,找到客棧,將馬車寄在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