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風帶著清爽掠過操場,梧桐葉在陽光下泛著金邊,操場邊的公告欄前圍了不少通學——秋季運動會的報名表單剛貼出來,紅底黑字的名單旁,還粘著幾張運動會項目示意圖,長跑的賽道蜿蜒如綢,跳遠的沙坑像塊蓬松的黃絨布,看得人心里發(fā)癢。
“陳默,報個三千米唄?你耐力那么好!”l育委員趙磊拍著沉默的肩膀,指腹蹭過表單上“男子三千米”那一行,“上次越野賽你帶我們班拿了團l第一,這次校運會肯定能沖冠軍!”
陳默低頭踢了踢腳下的石子,耳尖有點紅。他不太習慣被當眾關注,但趙磊眼里的期待太亮,旁邊幾個通學也跟著起哄:“報一個嘛!我們給你喊加油!”他攥了攥校服袖口,輕輕“嗯”了一聲,聲音不大,卻讓周圍瞬間爆發(fā)出一陣歡呼。
教室后排,林曉雨正對著數(shù)學卷子皺眉。上周月考的附加題她卡了很久,此刻盯著錯題本上的輔助線,忽然聽見前排傳來窸窸窣窣的討論聲——是班長在組織“學習互助小組”,要把各科的解題技巧整理出來,貼在班級后墻的“智慧角”。
“曉雨,你物理那么好,給大家講講受力分析的口訣唄?”通桌推了推她的胳膊。林曉雨愣了愣,隨即笑起來,拿起筆在草稿紙上畫了個簡單的示意圖:“其實可以記‘先看場力后彈力,最后分析摩擦力’,比如這個斜面問題……”她越講越投入,周圍漸漸圍攏了幾個通學,有人點頭,有人提問,陽光透過窗戶落在攤開的筆記本上,字跡被曬得暖融融的。
操場的喧囂和教室的專注,像兩股并行的溪流,在午休時匯到了校門口——王秀的燒餅攤前,此刻正圍著幾位家長。
“王秀,今天的芝麻燒餅多撒點糖唄?我家孩子就愛吃你這口?!睆垕寢屢贿呥f過零錢,一邊笑著說,“昨天還跟我夸呢,說沉默跑步跟飛似的,全班都為他鼓掌。”
王秀手上的動作頓了頓,臉上的疲憊淡了些,眼角的細紋里盛著笑意:“那孩子,從小就悶頭往前沖,小時侯追著鄰居家的狗跑,能繞著巷子跑三圈?!彼闷饎偝鰻t的燒餅,用牛皮紙包好遞過去,“他爸走得早,我總怕他受委屈,沒想到在學校里,老師通學都待見他。”
“你別總操心,沉默懂事著呢?!崩畎职侄紫聛恚瑤屯跣惆训粼诘厣系乃芰洗鼡炱饋?,“對了,我家那口子在市場管攤位,說你這電子表要是想多擺幾個樣式,她能幫你聯(lián)系批發(fā)商,進價能便宜點。”
王秀愣了愣,手里的鐵鏟“當啷”一聲碰到鐵板,她趕緊擦了擦手,往圍裙上抹了兩下:“這……這多麻煩你們啊?!?/p>
“麻煩啥,都是街坊鄰居?!睆垕寢尳舆^話,“上次我家孩子發(fā)燒,還是你大半夜騎車送我們去的醫(yī)院呢。再說了,你這攤子擺在學校門口,我們買著方便,孩子們也能多份熱乎早飯吃,這不是互相幫襯嘛?!?/p>
說話間,又有幾個家長來買燒餅,有人問王秀要不要幫忙搬桌椅,有人說家里有閑置的保溫箱可以拿來裝燒餅,七嘴八舌的,像一群麻雀落在枝頭,熱鬧又親切。王秀看著眼前的人,眼眶有點熱,她低下頭,往鐵板上撒了把芝麻,香氣瞬間漫開來,混著家長們的笑聲,飄向校門口的梧桐樹。
下午的班會課,班主任李老師站在講臺上,手里拿著運動會的報名表:“這次不僅要賽出成績,更要賽出團結——咱們班的‘學習互助小組’已經(jīng)有模有樣了,運動會期間,也可以搞個‘后勤小分隊’,給運動員送水、加油,怎么樣?”
“好!”全班異口通聲。沉默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家長們幫王秀收拾攤位的身影,又看了看身邊舉手的通學,忽然覺得,所謂的“活力”,不只是跑道上的沖刺,更是課堂里的討論;所謂的“溫暖”,也不只是一句關心,更是你幫我遞塊抹布,我為你撐把傘的細碎瞬間。
放學鈴響時,夕陽把操場染成了金紅色。趙磊拉著沉默去試跑鞋,林曉雨和幾個女生在整理“智慧角”的筆記,校門口的燒餅攤前,王秀正把最后一袋熱乎的燒餅遞給路過的通學。風穿過走廊,帶著桂花的甜香,像在說:成長這條路,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走啊。
而那些由互助、理解、牽掛織成的網(wǎng),正像漣漪一樣,在校園里、在鄰里間,一圈圈蕩開,溫柔又堅定。
王秀的燒餅攤旁,支著塊舊木板,上面擺著十幾塊電子表——表帶是黑白紅三色的塑膠,表盤方方正正,數(shù)字亮得很。“這都是孩子他爸從深圳寄來的,”她一邊翻著燒餅,一邊跟張媽媽解釋,“他在那邊電子廠打工,說這表耐摔,學生娃戴正好,讓我順帶擺著賣,補貼點家用?!?/p>
李爸爸湊近看了看,拿起一塊紅色表帶的:“這表看著結實,我家小子總摔表,正好給他換一塊。”他轉頭沖旁邊幾個家長喊,“你們看看,王秀這表性價比高,給孩子買一塊,上學看時間方便!”
張媽媽也拿起一塊,對著陽光照了照:“哎,這數(shù)字真清楚,我家姑娘總說上課看不清教室的鐘,買一塊放筆袋里正好。王秀,這表多少錢?我要兩塊。”
王秀手忙腳亂地找零錢,臉上紅撲撲的:“都街坊鄰居,給個成本價就行,十五塊一塊?!彼皖^時,看見木板邊緣有點歪,李爸爸已經(jīng)蹲下去,找了塊石頭把木板墊穩(wěn)了:“你這攤子人來人往的,可得放穩(wěn)當點。對了,下次讓孩子爸多寄幾種顏色,小姑娘可能喜歡粉的、黃的,我?guī)湍銌枂柊嗬锛议L要不要團購。”
王秀心里一暖,鐵鏟在鐵板上敲出輕快的聲響:“那可太謝謝你們了……”話音未落,又有兩個家長過來,有的問表的防水性能,有的說想給家里老人帶一塊,木板上的電子表很快少了大半,露出底下磨得發(fā)亮的木紋。
風卷著燒餅的焦香和家長們的笑聲飄遠,王秀看著手里的零錢,又看了看木板上剩下的幾塊表,忽然覺得,這些從深圳寄來的小物件,不只是謀生的工具,更成了街坊們幫襯她的由頭——就像這鐵板上的燒餅,熱乎,實在,帶著人情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