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進(jìn)屋見禮,許賀武雖然一直跟著父親在外行商,到底讀了幾年書,行動舉止雖然顯得活潑,,倒也不會覺得失禮。倒是邵昀,多少有點出乎三太太意料之外,本來想著他長于鄉(xiāng)間,母親又是個……沒想到行動舉止卻是比許賀武都規(guī)矩的多。
像這樣的廝見,姑娘們也都是要介紹一下,思宸和思慧對于安遠(yuǎn)侯府的一些新聞也是有所耳聞,下人們不好公開議認(rèn)自己主人家的事,議論起別人家的事卻是更賣力。思慧對于私生子之類的傳聞多少有點好奇,但這種時候肯定把滿心的好奇收住,見禮之后就站回三太太身邊。思宸更是一臉古井無波的神情,各家各府的事多了,雖然是新聞,但并不算驚世駭俗。
三太太的心情還更復(fù)雜一點,本來打算著只是來許家看看,沒想到還會有這么一出。不過邵昀的條件卻是比她想像中的要好些,生的好并不意外,安遠(yuǎn)侯生的不錯,至于邵昀的母親想必也是不錯。不過家貧如此還能知道上進(jìn)讀書,其母還能教其懂禮,這確實是難得了。要是跟思宸的親事真成了,也挺好。
正式廝見完結(jié),邵昀又給許二太太磕了頭,許二太太讓賀武扶他起來,又說了幾句,就讓賀武招呼他到前院許老爺那里坐。兩人退出了,姑娘們照常入席,許太太興致更高了,傳了女說書先生進(jìn)來。聽了幾出新書,到了半下午三太太也就要走了。
許太太和許二太太親把三太太送到門口,這回親家見面雙方都很滿意,又有邵昀的到來,添了門好親戚,對雙方都很好。三太太還想著,要是有這重關(guān)系,思宸的婚事反而更好說些。
許太太和許二太太前腳送走三太太,緊接著許賀武就送走了邵昀。鬧了大半日,不管是許老爺還是許太太都乏了,晚飯過后,孩子們散了,正要安置的時候,許老爺卻是一臉頭痛,有一件事要跟許太太商議。
邵昀今天過來除了過年拜見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來提親的。邵昀沒有直接給許老爺說,后來散了席,許二老爺把邵昀叫到自己房里說話的時候,邵昀才向許二老爺提起的。
其實這事起頭的還是許二老爺,當(dāng)年許二老爺十分喜歡邵昀,當(dāng)著邵昀的面就說過,要不是巧姐兒太小,就讓邵昀給他當(dāng)女婿了。大概三年前的八月十五節(jié),那時候邵母還在世,席間許二老爺有幾分醉,就說他大哥有個女兒跟邵昀年齡相仿,美貌溫柔,知書達(dá)理,等邵昀科考有了結(jié)果就給他做媒說親,當(dāng)時許二老爺說的就是許四姑娘。
當(dāng)時只是許二老爺?shù)囊粋€想法,侄女不是親生女,自有兄嫂做主。再者許二老爺說這話的時候就有幾分醉了,一晃三年過去,后來許二老爺又離了那里去他處行商,這事許二老爺自己都忘了,但邵家母子沒忘。邵母臨去世之前還跟邵昀說過,以后要是發(fā)跡了,娶妻就娶許家女。
現(xiàn)在的邵昀雖然說不上發(fā)跡,但比之以前是好太多了,十六歲又正值定親的年齡。許四姑娘又并未有定親消息傳出來,所以邵昀這趟過來,一是來看看許四姑娘,二就是來提親的。
許二老爺聽出邵昀這個意思,沒說答應(yīng)也沒說不答應(yīng),只說這事得跟許老爺商議,父母之命最大,叔叔做不了這個主。許二老爺知道四姑娘跟韓家四爺有了口頭婚約,但讓許二老爺說,邵昀的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而且只是口頭婚約,毀婚沒什么壓力。
等邵昀走后,許二老爺就把邵昀的意思跟許老爺說了,讓許二老爺說,邵昀更靠譜一些。許二老爺深知這他的脾性,而且書讀的好,現(xiàn)在又有這個后臺,前途是很美好的。
至于韓家四爺,國公府的公子不錯,但韓家的國公府己經(jīng)是最后一代了,末落之后就會像曾經(jīng)的國公府柳家一樣,把女兒送過去給人當(dāng)妾室。公子哥要是不會讀書,也不知道上進(jìn),靠典當(dāng)為生都不奇怪。
許老爺聽許二老爺這么說,心里也有點猶豫,晚間也就跟許太太商議。許太太也顯得猶豫起來,半晌才道:“依我說此事不妥,雖然只是口頭婚約,但既然己經(jīng)說定,哪有隨意違約的道理。再者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邵昀一個人上門提親,也不知道安遠(yuǎn)侯府是什么意思,萬一只是邵昀一人之意,我們把韓家婚事退了,安遠(yuǎn)侯府再不同意這邊親事,四丫頭以后還要不要嫁人?!?/p>
許老爺聽得直點頭,失信確非君子所為。
許太太又道:“今天韓家三太太過來,對我們家之貧寒并無絲毫嫌棄之意,那韓家四爺,你和賀文也是見過的,也是知書達(dá)理的好孩子,依我說韓家這門親事很好,何必毀婚再議,倒是連累了家里姑娘們的名聲?!?/p>
許老爺不再說其他,只是道:“等明天早上我就告訴二弟,把這事回絕就是?!崩碛啥际乾F(xiàn)成的,跟韓家己有口頭婚約。
孫家
出了正月,許家四姑娘和韓家四爺?shù)挠H事就正式擺到桌面上,四爺十六,四姑娘十五,今年訂親,來年開春正式成親。這邊是嫡子,那邊是嫡女,方方面面都要照著規(guī)矩來,自是一番忙碌。陳太君知道三房忙碌,免了三太太中午的請安,只讓思宸和思慧過來。
思宸和思慧做為姑娘,兄長訂親她們除了語言祝賀外,其他的事情并不用她們幫忙。就是襯著有事,母親教導(dǎo)管家之類的,兩人年齡還有點小,再者三房也沒什么事情需要管的。
三太太正忙碌著兒子的親事,陳太君卻是把三太太叫了過去,三太太估摸著是思宸的事,算著時間,思琪那邊是該有回話了。上回去許家見過邵昀,以及許家和邵昀的關(guān)系,三太太也都私下跟陳太君說了,想著可能會對思宸的婚事有助益。
邵昀的條件讓三太太說己經(jīng)不錯了,上回又親自見過,思宸要是能嫁過去也算不錯了。行了禮,陳太君就讓三太太坐下,不等三太太開口,陳太君就道:“思琪前幾天回來跟我說,跟邵家的婚事怕是不成了。”
三太太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因無旁人在,不自覺得的問了一句:“因為五丫頭的出身?”
陳太君嘆息之余也點點頭,思琪跟她說的時候也是一臉憤憤不平。初三歸寧陳太君跟思琪說了之后,出了正月,大家都沒那么忙了,吳大姑奶奶歸寧,思琪就跟吳大姑奶奶話家長的時候就說起來。
吳大姑奶奶覺得這門親事不錯,想想邵昀那樣的出身,正經(jīng)人家誰肯把姑娘嫁過來,能娶到國公府的小姐就該偷笑。兩人本來說的好好的,結(jié)果吳大姑奶奶回家跟安遠(yuǎn)侯一說,安遠(yuǎn)侯卻是大怒,把吳大姑奶奶大罵了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