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島柊其人,
即便在孤兒院里也是最安靜的那個。
孤兒院的孩子因為自身的經歷,在性格上總會帶著一點自卑和自怯,但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
這點自卑和自怯會以不同的形式表現出來。
有的人天生樂觀,
什么事都不往心里放,
那點自卑就像是輕飄飄的灰塵,只有一一點點,風一吹就散了。
也有人心思很重,
所有情緒都沉沉的壓在心里,但表面上依舊能撐起了一副若無其事的皮囊,談笑往來看不出半點端倪,
只在某些特定的時候,會應激般的將這種情緒展現出來。
月島柊不夠樂觀,也無法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他總是顯得坦誠又笨拙,
最終成了孤兒院里透明人一樣的存在。
其實以透明人做比方不太恰當,
他更像是一株草,
不起眼的長在墻角,
誰都能看到他,
但誰都只會看一眼,
看第二眼時就錯開了視線。
而月島柊也僅僅只是看著,看著孤兒院里的孩子來來去去,
他則始終扎根在孤兒院的墻角,
隨著時間推移,
僅僅只是葉子舒展了一點,始終沒能開出惹人注意的花。
都說原生家庭會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那么孤兒院最初的那幾年時光,帶給月島柊的影響無疑是非常大的,
被好幾個領養(yǎng)人拒絕后,他陷入了一種不知所措的迷茫,他將之歸結于自己的性格,嘗試改變,但是不得其法,試了好幾次失敗后,選擇放棄。
他變得越發(fā)安靜,也不再強迫自己裝出開朗的樣子,平時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捧著書坐在角落里安靜的看,他變得越發(fā)安靜,有時也會享受這種安靜,但同時,心中對于友誼的渴望卻與日俱增,就像是無聲生長的藤蔓,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纏繞住了他的整顆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