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的保底目標是‘植物’,最高的追求則是‘自然’和‘荒野’。‘生命’領域估計是白嫖不到了。
想要拿到生命領域的話,他必須是在一個沒有生命的位面舉行‘改造自然’的儀式,并且在那片土地上播種生命種子。你可以理解成在月球上種樹,種活了,種出了一片森林,你拿到‘生命’領域,如果失敗了,你的進階儀式也會跟著失敗。
這么做失敗的幾率太高,損失也太大了。蕭伯納目前承受不起。
不過有時候傳奇之路就跟抽獎一樣,誰也說不準那萬分之一的幾率你能不能碰上,蕭伯納目前在黃金椰棗的儀式,肯定是以植物為核心,因為椰棗林就是林中圣地的關鍵部分。
可是他也包含了動物領域的東西,比如說那些被吸引定居的羊面翔獅獸,追隨他的貓頭膺-魯恩,它們就代表著動物領域萬分之一的抽獎幾率。
生命領域也有,蕭伯納培養(yǎng)的仙人掌守衛(wèi),代表著億分之一的生命領域抽獎幾率。植物領域的保底是沒任何問題的。
荒野的話,蕭伯納最開始護送遠東遺民時,就已經屬于傳奇之路的啟動階段,后面的一切行為都會納入荒野領域的概念,以他過去進階荒野之主的經驗來說,抽中荒野的幾率大概有千分之一。
唯一無法確定的就是自然領域。
因為自然包含的概念實在是太大了,蕭伯納也只能盡可能的將自己認為是屬于自然的一部分納入其中。
事實上。
他的傳奇之路從踏入東方國度就已經開始了,只是一切都是在鋪墊,并沒有啟動儀式進入升華階段而已。
就好像是小丑在恐龍之島的黑暗儀式,他也不知道準備了多久,但是啟動儀式也就是那一晚上的時間。
蕭伯納用了半年的時間去準備儀式,可是啟動卻只需要不到半天的時間。
黃金椰棗目前的情況是,蕭伯納準備了植物,庇護的動物,接納了類人智慧生物(人類、沙蜥人、沙巨人、阿曼德人、妖精種等等),然后平衡了生態(tài)環(huán)境,重塑了自然生態(tài),并且在維持諸多種族和睦相處的情況下,尋求類人智慧生物、動物、植物的和諧相處,以借此謀取外在的‘天人合一’。
思想上,他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感悟,傳奇之路的關鍵是將他的感悟實踐到現實中。
蕭伯納認為自然在能夠滿足生物需求的情況下,一切生物都能夠相對‘平和’的生活在一起,而不用一見面就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獅子和斑馬都能在河邊同時喝水。
他在構筑黃金椰棗這片區(qū)域的自然概念。
自然包容的東西太多了。
一個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在它的環(huán)境中,地水風火的自然元素必不可少(黃金椰棗一開始只有這個,而且沙漠化嚴重,幾乎沒有多少活著的植物)。
植物是生命的基石,也一定不能少,蕭伯納平衡了地水風火,給植物以生長的土壤。動物是自然的活力,是必須的一環(huán),蕭伯納接納了野獸,給它們以生存的空間。
而智慧生物則是自然界的高層建筑,只有底層建筑滿足的情況下,智慧生物才可以在自然界生存繁衍。
這就是蕭伯納的傳奇儀式。
他在地基的部分打得最穩(wěn),所以植物領域跑不了,可是能不能摸一下自然領域,就需要一點點運氣了。
因為他已經盡可能的利用‘自然’的構筑。
時間一天天過去。
蕭伯納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播種森林,為了滿足智慧生物的生存需求,他安排人手開辟了大片的田地同時借助法術和儀式,來防止水土流失破壞自然平衡。
然后就是最關鍵的一部分了。
文明。
在蕭伯納的理解中,文明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德魯伊教團的一部分成員很排斥文明,因為他們認為類人生物的文明會引來對大自然無止盡的掠奪與破壞,為了滿足自身的生存需求,智慧生物貪婪地從自然界搶奪一切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