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榮曾在1991年拍了13部戲,人送外號“劉十三”。
但其實他的最高紀錄還不止于此,早在89年一年內(nèi)就拍了17部。
早些年香江電影外埠暢銷,漫天的鈔票涌入,訂單排到三年以后,整個香江娛樂圈不得不連軸轉,軋戲可謂家常便飯,甚至成了大家默認遵守的行業(yè)規(guī)則。
香江地方小,趕戲方便,你只要協(xié)調(diào)好,沒人管你同時接幾部。
至于質(zhì)量……
很多經(jīng)典影片都是這么拍出來的,好片就是好片。
快,不一定質(zhì)量不好。
爛片再怎么精雕細琢也還是爛片。
就如同大腸里的屎,憋的越久,拉出來越臭。
“不用擔心時間沖突,你這邊的戲大多是白天,那邊基本上是晚上,只是片酬不多,《ptu》這部戲只有400萬的制作費……”劉福榮有豐富的軋戲經(jīng)驗。
“片酬沒關系,夠打車費就行。”郝運爽快的答應下來。
這是運勢帶來的項目,不可能是大爛片,角色就算不太出彩,至少也能多點資歷。
“那肯定夠的,我待會給你說,你把伊妹兒地址給我,我讓他們把資料發(fā)給你,回去之后你確定了,再找他們簽約?!?/p>
劉福榮做事就非常周到了。
更難得的是,他沒擺天王架子對郝運頤指氣使。
我給你找了個活,不要不識好歹,趕緊去吧,好好演,不要丟我的人。
同樣一件事,不同的說法就不一樣的感受。
而且,郝運剛才聽到他打電話。
事情的經(jīng)過大概就是杜七鋒打電話給劉福榮,讓他幫忙演個角色。
劉福榮拒絕了,要專心搞《無間道》。
林劍躍的兩千萬有一半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投的,他壓力非常大。
然后杜七鋒就不太滿意,抱怨著世風日下什么的,說現(xiàn)在拍個戲連找人都找不到了。
劉福榮就幫他找人。
福至心靈的看到了郝運,給郝運要了個角色。
一開始杜七鋒想給古惑仔的角色,劉福榮不滿意,要了藍帽子。
真會疼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