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是皇帝買的。
布是皇帝手撕的。
怎么不算賜了“白綾”?不過數(shù)量有點多,邊緣破碎不整。
國師殘廢的雙腿次日不治而愈,健步如飛,上朝陳情,自言星盤有問題,至于閣主,萬萬沒問題。
一番論證閣主清白,又接一番盛贊閣主品格高遠、絕不會做濫用毒物等事云云。
陸遠望著裴清淮暗暗露出一道“算你識相”的眼神,將金貝群島大捷、奇兵天降相助之事告知群臣,稱此乃閣主之功。
初,群臣嘩然疑之。
及至凱旋之師入京,不拜天子,獨叩閣主于丹墀之下,眾目睽睽,方信其言非虛。
帝乃降詔,盛贊閣主:
“慈明毓德,安正夙成。秉風雨異術(shù),禳災厄以澤蒼生;掌神鬼機樞,靖海波而揚國威。實乃社稷之祥瑞,萬民之倚柱。坤儀攸屬,宜正中宮。”
群臣憶及前番阻任閣主,嘗遭天象譴戒,心有余悸,多緘默;唯太史局以宿怨,死諫抗旨。
后,景朝史官補敘:
“蓋因太后前番佯疾,本為謀局。閣主所獻之策,原無國師遭穢法器藏禳解祭壇之下——彼時太后雖厭閣主,然其術(shù)可用,未肯遽絕。此陰毒一筆,乃太史局中人欲一石二鳥。時太后猶待閣主解帝疾,驚聞其祭壇竟被埋穢污毀、閣主傷厥。毒火攻心,嘔血暈厥,假疾成真?!?/p>
在史官記錄時,太后已被送到暑氣較少的宮苑休養(yǎng)。
那時太后還不知道長春宮里的真相。還等著屈景爍治皇帝的病。太史局的膽大妄為把她氣到傷了元氣。
縱太醫(yī)妙手,也無法一時養(yǎng)回。月內(nèi),恐不得歸。
又記:
“幸閣主早易其質(zhì),故未為祭壇穢氣所傷。若尋常坤澤,太史局此計幾可毀其根基,迫其交權(quán)?!?/p>
眾臣都明白,太史局欺瞞太后致太后吐血、害閣主、還欲阻帝王立后,堪稱把景朝最尊貴的人物得罪完了,覆亡之兆已現(xiàn)端倪。
太后病中靜養(yǎng)去了。太史局快要沒了,誰要去附和他們,傻嗎。
群臣里反對的力量在皇帝表露出明顯的態(tài)度、且閣主確有功勛在身時,也漸漸被撲滅。
他們不知道閣主不能生育。
反對的理由只有前朝血脈、權(quán)力太大、后宮不宜跟前朝混淆違反祖宗規(guī)矩。
其實就是加上不能生育陸遠也能壓下來,更何況只有這點。于是立后一事很快板上釘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