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那提議的人趁機問道:“那既然你們夫婦回來了,請如實配合我們的工作,你們名下,還有沒有其他房產?最好不要撒謊,否則被我們查出來,你們可是要擔上干系的?!?/p>
江媽媽適時解釋:”同志,我們家就這一處住宅,沒有別的了,您盡管調查。”
那人一邊作記錄,一邊冷聲道:“最好是這樣?!?/p>
江得才又趕緊解釋說:“同志,我們兩口子就是在廠里老老實實打工的份,每個月工資是比尋常工人要多點,我是服裝廠會計,我愛人是后勤部的,工資多點也因為是廠里的老員工了?!?/p>
江家祖上是做生意的,江得才雖然沒再承襲祖業(yè),但也因此打的一手好算盤。
江媽媽幼時家境與他相當,自然從小也受過良好的教育,因為在廠里,他們夫婦二人都做著在旁人眼里看來,相對來說比較輕省的活計。
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看著工作輕松,工資卻拿得比其他人要高點,難免就讓不少人嫉妒眼紅。
比如對門住的劉二毛家兩口子,就是這樣。
江媽媽聽自家男人這么一說,她也紅了眼眶,說:“同志,我們真不知道,我們家就這條件,怎么就遭人舉報了?!?/p>
調查組成員們也是面面相覷,徐組長老道的說:“這個,我們會查清楚的?!?/p>
江爸爸附和道:“是啊同志,要說我們家有什么和別人家不一樣的,那就是我們兩口子從小疼愛閨女,所以給閨女的都是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難免招惹別人嫉妒?!?/p>
江爸爸一邊說,一邊和江媽媽不約而同,舔犢情深的望著自家閨女,滿眼都是憐愛和心疼。
江小辭也適時的站到他們中間,一手牽著一個,眼眶發(fā)紅。
這一段倒不是演戲,一家三口都是發(fā)自肺腑,調查組眾人都看著唏噓不已。
同志,我想請問一下,到底是誰舉報了我們家
人家家里沒個青壯年,就老兩口帶著個閨女,這樣一家三口訴起苦來,很容易引人同情。
江媽媽趁機開始哭訴委屈,三分不解,七分辛酸。
“我們家不像別人家,有好幾個孩子,我們家只有一個女兒,別人家夫妻倆賺的錢,是給好幾個孩子花,我們家賺的錢,只給一個孩子花,讓孩子生活好點,怎么就遭人眼了呢?”
其他組員聽完后,有的就說了:“也是啊,人家就一個閨女,這待遇肯定不一樣,哪里是什么走資派,還搞什么匿名舉報,給人家扣這么大頂帽子?!?/p>
那組員見忙活半天,一無所獲早就不相信舉報信上的內容了,那舉報信上說的可是‘巨額’財產,這江家人要真有大宗‘巨額’財產,這么短的時間內,能轉移到哪里去?
難道能憑空消失不成,他們七八個人在人家家里,可是連根毛都沒找到。
是以再聽江媽媽這樣一哭訴,難免就心生同情了。
江媽媽繼續(xù)哭訴:“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在廠子里兢兢業(yè)業(yè)地干活做事,從來沒做過對不起組織的事。無非就這一個閨女,給養(yǎng)得好了些,這也值得眼紅舉報?”
這說得也都是事實,看到妻子抹淚,江爸爸只是嘆氣,倒是什么也沒有說。
但他越不說話,越讓人覺得難受,倒有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感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