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部分男子并不精于此技,如蕭允貞那般天潢貴胄,仆役如云,只需象征性學幾腳針線,以作修養(yǎng)消遣。
乾道之中亦少有精于此道者,世間修行,多種課業(yè),當以修持心性、研習經(jīng)文為主,會簡單縫補,用于自給便足夠了。
故裴照野以為,眼前這位道君看似通天文,曉地理,好讀書,氣質(zhì)孤峭清寒如雪,應(yīng)當不屬夫功精湛之人。
然此香囊,針腳走勢流暢婉轉(zhuǎn),似技藝純熟之人所為,如何瞧看,這繡工都與此位道君格格不入。
屬實令她大開眼界,暗自感嘆人不可貌相,不應(yīng)有先入之見。
她下意識地抬眼,望向尉遲墨雪所在之處。
那青灰的身影不知何時已移至更高處,正背對著她,站在書梯頂端,小心地將一卷清理好的道藏放回書架頂層,拂塵銀毫在昏暗中,偶爾反出一點微光,蹭過紙面,沙沙作響。
他的動作專注,似乎并未察覺自己遺落了貼身之物。
裴照野推動輪椅,木輪碾過地面,發(fā)出輕微的摩擦聲,靠向案角。
她伸出手,輕輕拈起那只煙墨色香囊。
綢緞細膩,觸手冰涼,一股清冽微辛的草木氣息鉆入鼻端,與其人周身縈繞的氣息隱隱相合。
“這位道君,”她開口道,聲音在空曠寂靜的閣內(nèi)顯得格外清晰,“你的東西,遺落在案上了。
”尉遲墨雪的動作陡然頓住,他并未立刻回頭,扶著書架的手指收緊了一瞬。
片刻后,他才緩緩轉(zhuǎn)過身,扶著書梯,自陰影里步出。
他步態(tài)端凝,行至書案前,停在裴照野的輪椅旁。
距離不遠不近,恰好處于光暈的邊緣,他半邊身子卡在昏黃中,半邊浸在更深的陰影里。
那雙淺淡的眸子瞧不出任何情緒,目光平靜地落在裴照野手中那一點煙墨之上。
“有勞。
”他微微頷首,伸出手來,指腹帶著薄繭的手掌攤在裴照野跟前,姿態(tài)疏離客套。
裴照野沒有遲疑,指尖松開,將那枚香囊還與他。
尉遲墨雪將香囊攏入袖袍之中,他瞇起眼,在她失了血色的唇上掠過。
“多謝裴娘子,”他嘆息一聲,復又開口,“勞煩稍等片刻。
”言畢,他廣袖一拂,轉(zhuǎn)身便走,瞬息消失不見。
裴照野眨眨眼,這位道君的行事作風,當真是古怪又直接,她實在未接觸過這般奇異的人,亦不明白這位道君讓她等什么,她并非好奇心熾盛之人,但出于禮貌,還是在閣內(nèi)候下。
萬籟俱寂,卻留給她無數(shù)思考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