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風(fēng)華(56)
轉(zhuǎn)眼到了秋收時節(jié),水稻、南瓜、甜菜迎來了大豐收,大明舉國同慶之時,朱棣等人也迎來了
大明風(fēng)華(57)
朱棣等人聞言立馬都低下了頭,玩手指的玩手指,理袖子的理袖子,就是沒人搭茬,那個,朱高煦是誰啊?不認識!
一刻鐘后,胡善祥將嚇暈過去的朱高煦潑醒,丟回座位后,點開了解析視頻。
[永樂十年(歷史上是永樂八年),朱棣
大明風(fēng)華(58)
[在這里咱插一句,朱棣動不動就帶幾十萬大軍出征,負責(zé)監(jiān)國、籌集糧草和物資的太子一定很頭痛,很心累吧?還有,咱就搞不懂了,草原的地勢本身就不適合大部隊作戰(zhàn),朱棣不會不明白這一點,那他帶這么些人過去,是為何?難道是想用人數(shù)把敵人嚇死嗎?他就不心疼花出去的大把銀錢?]
朱高熾:仙人懂我??!盲猜,我之所以在位時間短,一定是累的,還有,爹啊,您可長點心吧!那些軍資可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花一文少一文??!
朱棣:“……”仙人說話真是太刻薄了!
不過下次出征,他確實不打算帶那么人了,有了木柄手雷,只要幾萬精兵就夠那些蠻子喝一壺了。
[朱棣五次北征,數(shù)次無功而返,勞民傷財,雖然看著戰(zhàn)果不大,但實際上還是非常有戰(zhàn)略意義的。]
[自戰(zhàn)國以來,北方游牧民族就屢次冒犯中原,很多朝代都為了抵御他們,付出過慘重的代價,由此得知,中原王朝想要征服草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而朱棣五次北征的意義和功績,絕對不是以殺敵數(shù)量來評定的,他幾次北征,很大程度上威懾了蒙古人,維持了草原上的勢力平衡,也最大程度上維護了大明邊境的安全。]
“仙人還是給朕留面子了?!敝扉Π档?。
朱棣心里明白,嚴格來講,他的五次北征其實都是很失敗的,沒有將蒙古各部徹底打服,他病逝前,一定很不甘心吧。
罷了,他不是輸不起的人,知恥而后勇,如今一切都尚未發(fā)生,他還有機會,大明也還有機會,等他再次北伐,絕對不會再“輸”的。
胡善祥:“第二題,明宣宗朱瞻基短命的最主要原因是哪個?”
“甲:戰(zhàn)場受傷,傷了根基,乙:處理朱高煦跟朱高燧叛亂,過度耗損心神,丙:兢兢業(yè)業(yè)處理朝政,耗費心血?!?/p>
又被拉出來鞭尸的朱高煦和朱高燧:“……”仙人,你夠了啊!
“瞻基短命?仙人終于提及這個話題了!”
朱高熾激動的一把拉住了大兒子的手,眼里更是噼里啪啦的往下掉,“我可憐的孩子??!不論是因為什么原因,你以后一定引以為戒,嗚嗚嗚~你要是有個萬一,讓爹和你娘可怎么活??!”
“爹,您別哭啊,兒子現(xiàn)在不是沒事嘛!您放心,兒子一定會注意的?!敝煺盎p聲安慰老爹道。
朱棣:“瞻基啊,你爹說得對,你現(xiàn)在代表的可不止你自己,還有大明的未來,怎么小心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