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文不希望任何變量干擾研究的純粹性,當場表示自己愿意以放棄獎金為前提,參與錄制,這倒并非因為他看不上錢,追究起來,可能也有對娛樂領域的偏見,像謝笑穎和田維基想的那樣,不認為節(jié)目組會真正兌現這筆獎金。
錄制前,他預想過這趟旅程會有多久,做的計劃是兩周,雖然博士課程已經結束,沒有課業(yè)壓力,畢竟還有論文,各種實驗,他習慣提前做日程規(guī)劃。
沒想到自己會逐漸沉浸于錄制,并有了留到最后的野心。更沒想到,這份野心會在第三周結束時,隨某位女嘉賓的出局而消失。
剛剛過去的一周時間,他一直在對自己修修補補,到終極心動測定這一刻,終于徹底失效,他像臺舊機器一樣報廢,蜷縮在床上,感到巨大的無助。他無法集中精神思考,眼前反復浮現喬安娜捂住眼睛的樣子,還有她說不想查看其他嘉賓的決然表情。
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鄭培文在黑暗中看到墻角電子屏幕閃爍,他動作遲緩地起床,摘下耳機,聽
ai
走最后的節(jié)目流程,到查看其他嘉賓環(huán)節(jié)時,他以遲鈍的肢體反應,用手指點選了“女四”。
顯示屏亮起一段資料,左上角,是一張藍底證件照。照片上的女孩笑容恬淡、親切,像在哪里見過。
鄭培文點擊屏幕的手指尚未離開,不自覺移向照片,想到她在節(jié)目里的種種表現,在一檔人人帶著劇本、私心里打著小算盤的綜藝節(jié)目里那么辛苦地做自己,他向她發(fā)起
1v1
攻擊,推算過攻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淘汰前夜,聽她提到他的博士身份,以為她對自己有了解的興趣,本想告訴她更多,不料她只是隨口一提,對他并無好奇心,就像落日酒會那晚,她用少見嚴肅的表情和他劃界限,從小到大,鄭培文對異性的好感并不陌生,喬安娜不屬于此列。他們在海邊爭論,他幾次掉下社交偽裝,露出真實面目,料定她對自己失望,拿走他的
10
分,誰知道竟會弄巧成拙,她出局,他留下。
再看照片,喬安娜還在笑,鄭培文脫口道:“傻瓜?!?/p>
他終于想起往下看文字。
姓名:喬安娜
年齡:25
學歷:社會學碩士在讀(輔修心理學)
工作經歷:暫時只有實習經歷
個人介紹:看見他人,就是看見世界。
鄭培文的視線在“輔修心理學”五個字停留良久,忽然情不自禁發(fā)出一聲“啊”,恍然大悟。
沒等他繼續(xù)深想,門外傳來敲門聲,有工作人員語聲恭敬地提醒,快艇在碼頭等待,接送嘉賓離島。
節(jié)目已經全部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