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劇組屋子里生起了爐子,劇組不缺錢,爐子燒的紅通通的,此時場務正在布置下一場戲的場景,張偉濤和徐崢王寶強幾個人正在爐子邊烤紅薯呢。
“臥槽,你們多大了還搞這個。”
張偉濤得意的把一個紅薯塞到爐灰里,“你懂什么,這叫童年樂趣??纯催@白薯,昨天我專門讓劇務去買回來的,特好吃。”
陳旭感冒了,渾身發(fā)冷,此時也趕緊擠到了爐子邊上烤火。
不多時,烤紅薯烤好了,張偉濤從煤灰里把紅薯都扒出來,一人遞了一個。
紅薯燙的很,油汪汪的似乎要流下來,幾個人都把紅薯放到小板凳上,自己蹲著,一邊吹氣一邊扒皮吃。
陳旭終于吃了第一口,入嘴就燙的很,在口里倒騰了半天,才終于不那么熱咽下了肚子里,然后就感覺到胃里熱乎乎的。
大冷天的,吃一口這個太舒服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夸贊張偉濤的手藝好。
張偉濤得意起來,“那是,小時候上學,生爐子就是我負責,然后每次都順便烤紅薯,老師都找我要著吃”
王寶強興奮的附和道:“對啊對啊,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p>
陳旭聽了心里一動,張偉濤的話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小學時候,似乎也是這么過來的,那現(xiàn)場的四個人,除了徐崢是南方人,自己三個人的經(jīng)歷都是一樣的。
那這經(jīng)歷能不能拍成一部電影呢。
講學生時代的電影,陳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陳旭也早早的把這個電影的劇本框架都寫了出來。
但那畢竟是灣灣那邊的故事,陳旭要拍,也不可能一模一樣的拍出來,自己明明就沒那種精力。
那只能把其中的故事改成自己這邊的故事,算是國內(nèi)版本。
到時候電影拍的好,再繼續(xù)去灣灣拍灣灣版本,正合適
反正電影這東西,誰先拍出來就是誰的
聊天的時候,張偉濤到底看出了陳旭的不對勁,聽說陳旭感冒了,立馬大叫了起來,“老宋,幫導演煮一鍋姜湯,多放點姜?!?/p>
外邊的一個聲音響起:“知道了!”
陳旭一愣,“劇組連這個都準備了?”
張偉濤想當然的回答道:“當然了,不管春夏秋冬,這都是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