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彥林也意識到了,平日張六英和小英負責收款接待和派工,小英休息后,她就一個人在前臺,李小梅在旁邊指指點點。
劉友珍和另幾個隊長帶人出工。
現(xiàn)在李小梅走了那幾個隊長都有以劉友珍為首的勢頭。而劉友珍與張六英關系好。
若是她們私下聯(lián)合,只怕……
必須得打破這個局面!
李小梅在家里養(yǎng)傷,李父李母天天對著她念叨,不是反反復復埋怨她怎么不走正道,光做些害人害己的事。就是哀嘆自己命苦,攤上這么一雙兒女。沒一個爭氣的!
李小梅煩不勝煩,
、這件事透著詭異
這種想法一冒出來,李小梅越分析越像。一時間,整個人都被恨意充斥,她發(fā)誓,自己一定要報仇!一定要讓覃彥林夫婦,還有那些打她的人付出代價!
李小梅被趕走了,公司的制度卻執(zhí)行了下來,那些公司的員工找過劉友珍好幾次。
劉友珍因此事與鄧秀珍和覃彥林發(fā)生過兩次爭論。
但只是爭論,并沒有吵起來。
隨后劉友珍和張六英成了公司的正副經(jīng)理,履行著以前李小梅履行的職責:招待顧客、分配出工單、培訓新員工、執(zhí)行獎懲制度等。
而覃彥林與鄧秀珍來公司的時間比前少了,以前天天來,現(xiàn)在一周只來天,還不是兩人都來。
劉友珍和張六英這兩個領頭的硬骨頭不鬧了,其余的人雖憤憤不平,卻也只敢偷偷嘀咕,暗暗咒罵,不敢擺到明面上來。
好在劉友珍和張六英執(zhí)行制度并不嚴格,增添了警告等處罰,警告不扣錢,警告兩次不聽,第三次才罰錢。
相對寬松的制度,大家慢慢地也接受了。
公司依然如前經(jīng)營,生意穩(wěn)步做大。又新招了一些員工,顏文英腿好得差不多,也回來上班了。
受鄧秀珍照顧,依然在服務臺。負責收錢,打工單,兼大廳衛(wèi)生。
這天張六英接到覃彥林短信,讓劉友珍去出個工,說是客戶指定的。
張六英感覺有些怪怪的,畢竟覃彥林沒有用手機給她打過電話,更不談給她發(fā)短信,也不管派工的事。
可看清地址和事項,這種奇怪的感覺就消失了。
客戶是西街老巷子里的一個老太太,是個老客戶。每個星期都會讓公司派人去紿她洗洗衣服被褥,打掃一下衛(wèi)生,做兩餐飯。
老人房子不大,收拾起來快。洗衣服被子還不用手搓,有洗衣機。做飯也只需做過兩菜一湯就行。
老人有退休工資,兒女也有錢,只是不在身邊。
出這個工提成高不說,還能吃上兩餐好飯好菜。最主要的是給老人做飯,還幫著買菜買生活用品,這中間還可以賺一些。
張六英連忙叫來了劉友珍,劉友珍一看,也很是歡喜。帶好工具就出發(f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