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的慘狀,讓覃彥林沒了追究貨物的心思,轉身回了店子。
店里貨物幾乎空了一大半,朱珊珊正在向鄧秀珍解釋:她按時來上班,鄧秀珍和覃彥林都沒來,她就在門口等。
然后這個人拿著貨物清單來,讓她發(fā)貨,說著急趕時間。
她說老板沒來,門開不了。
然后對方說覃彥林給了他鑰匙。
他掏出鑰匙,一下就打開了門。
鑰匙有,清單有,朱珊珊就相信了,就按清單發(fā)了貨。
、要你給我兒子抵命
對朱珊珊的話,鄧秀珍和覃彥林有疑慮,覺得朱珊珊也太容易相信別人了。
但轉念想想,這種大白天明目張膽來偷東西,應該是騙東西的事情并不多見。
一個到店里打工的女孩子沒見識過,沒想太多也屬正常。
騙子已經死了,貨物散落一地,有一些被摔壞了,有一些被來往輛壓軋了。除了被人撿走的,其余的都被交警拉走了。
想想人都死了,貨物追回來也沒幾個好的,覃彥林只好自認倒霉,不想去追究了。
覃彥林不想追究貨物和騙子,他卻被追究了。
那個騙子王志明的父母要求司機賠償,也要求覃彥林賠償。
要他們一起賠償五十萬,司機賠償三十五萬,覃彥林賠償十五萬。
在那個年代沒什么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常規(guī)就是車撞人,車賠錢。
大車撞小車,大車賠錢。
所以大車司機跑不脫,只看最后賠多少。
但要覃彥林賠錢,他和鄧秀珍表示不服。
憑什么?
可在那個弱者有理,死者有理的年代,這句憑什么沒人聽。
覃彥林跟那個大車司機一樣,被抓去關起來了。
鄧秀珍活了兩世,卻都只是過些平常日子,哪里經歷過這種事?
慌亂之際,她又想到鄭穎,雖然鄭穎比她小,但她知道鄭穎比她強比她能干比她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