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包的
熟悉的卷子,熟悉的題目,重生前張大安做高復培訓那幾年,一個題目的作文都寫爛了,都是做各種立意的范文。
今年高考作文的題目是《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張大安直接以身入局,圍繞去世父親的經(jīng)歷,對照著時代的變遷,把深度高度都大大提高。
“……父親曾經(jīng)留給我一封信,字跡潦草而倉促,提到了山,還有山上的花。我不清楚是什么花,于是我搭上了看一看那些花的列車。一路上,我看到的景,看到的人,會是他曾經(jīng)遇到過的嗎?”
“……我到了父親說的那座山,他說可以看到很遠,很遠很遠,槍林彈雨,炮火沖天。他大抵上是撒了謊,我看到的,只有連綿不絕的青;聽到的,也只有林鳥爭鳴,還有時不時拂過的風……”
“……他說等以后,去外面看看,看最北的雪,看最高的山,看大漠,看南國?;蛟S也能看一看回歸的場面,到那時,他想要敬個禮?!?/p>
“……我并不知道我看到的雪,是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我也不知道我看到的山,是不是他想要看的那座山。我看到了回歸儀式,也看到了紅旗的升起,我敬了一個禮……”
……
這篇作文基本沒有提“記憶移植”,但又無處不在。
文章升華了多個內(nèi)核,看到親情的看親情,看到家國情的看家國情,看時代激情的看時代激情,總有一個適合,而且熔煉起來,就是人們常說的“家國情懷”。
基本上保底五十分起步,能不能成滿分作文兩說,但肯定不可能翻車。
考完后張大安自己估分在一百四十分到滿分一百五十分之間,十分浮動就是作文分數(shù)浮動,其余的分數(shù)包全拿。
語文卷下午就登報,重新核對之后,維持估分不變。
今年語文卷并沒有傷害到考生,真正讓考生心態(tài)崩了的是數(shù)學,不少人一出考場就開始哭。
原因嘛……
這次數(shù)學卷的平均分是六十分,不是全國平均分,而是江口省的平均分。
至于全國平均分,更低,四十七分。
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一次命題,完全沒達到篩選的要求。
不過這不影響張大安,這破卷子他也是做爛了,閉著眼睛用腳答題都能滿分。
全程跟機器人一樣答題,做完只用了二十分鐘不到。
跟張大安曾經(jīng)見過的場面一樣,重生前他這會兒正放假呢,去賣魚的時候正好碰見考場出來的考生在那里哭。
先是一兩個人哭,后來是關系好的同學互相抱著哭,然后是有些家長跟著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