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圣上抱病上朝了,這可是近些年的首次。
輔政王、太子各居左右,朝中重臣云集,肅然一堂。
上方輔政王沉聲說道:“關(guān)于西北戰(zhàn)事,西北行營總督左中正大人請出列上奏?!?/p>
左中正躬身說道:“圣上,輔政王,微臣這幾日風(fēng)寒浸身,嗓子不適,微臣墾請軍機處李大人替我念奏折?!?/p>
輔政王點點頭:“準?!?/p>
李玉庭暗自吃驚,讓自己幫他念奏折,這個左中正是怎么了?
不過他面色平靜,接過奏折凝起元力沉聲念了起來。
“左中正蕩胡奏?!?/p>
李玉庭第一句話就讓朝廷重臣轟動了一下,老左這奏折居然還有名字?
“臣左中正謹奏:蓋聞天下之大義,當混于一,昔有虞、夏,今有強晉。”
“但突厥大汗叛逆,自以為強盛,不伏我大晉也。”
“今秋忽傳,突厥王廷臣服于羅剎?!?/p>
“突厥年年擾我邊境、殺我邊民?!?/p>
“其大汗慘毒行于民,大惡逼于天,臣以為孰不可忍。”
“忽聞王廷內(nèi)訌,臣憂良機一閃即逝,斗膽自立蕩胡軍任總指揮,一軍團長晉明侯任副總指揮,副軍團長趙飛任前鋒軍總指揮?!?/p>
“冬日,三萬蕩胡軍分兩路殺入草原,賴圣上神靈,陰陽并應(yīng),陷陣克敵,所向披靡。”
“歷時三月余,蕩胡軍橫掃草原,踏破王廷,飲馬瀚海,勒馬關(guān)山?!?/p>
“此戰(zhàn)殲敵數(shù)百萬,俘敵數(shù)十萬,大小汗王紛紛授首?!?/p>
“繳獲突厥國璽,繳獲金幣上千萬、牛羊數(shù)百萬,珍寶玉器無數(shù)?!?/p>
“余者突厥倉皇逃之,或西或北,不知所蹤。”
“自此,關(guān)山之內(nèi)已無突厥,關(guān)山之內(nèi)皆為晉土?!?/p>
“為大晉驅(qū)逐突厥,開疆拓土,誠為臣等之本職也,當萬死不辭,九死而無悔?!?/p>
李玉庭念到此處,禁不住提高了聲音。
朝廷上下俱是啞然無聲,只有他洪亮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
左中正這個奏折所站高度之高、語言之凝練、戰(zhàn)功之卓著,令眾人震驚不已。
李玉庭不知不覺凝起更多的元力,聲音愈加高亢。
“趙飛素有大志,常以驅(qū)逐韃虜為己任?!?/p>
“此戰(zhàn)其身先士卒,勇冠三軍,率前鋒軍橫掃北部草原,乃踏破王廷、關(guān)山?jīng)Q勝之大功臣?!?/p>
“趙飛誓師曾言:不驅(qū)逐韃虜,大丈夫絕不茍活于世,其言出必行,實為以吾身兮,衛(wèi)我大晉之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