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這句話放到生意上也同樣適用。
任何一次合作,一場商業(yè)競爭,都有一方甚至是多方的動機存在。
而在陸恒和肖建國這對705寢室兄弟身上,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或許第一次成立餓了么,陸恒是看中了餓了么未來的潛力,并且極度適合以大學生群體作為開局。
但是陸恒將餓了么的主導權(quán)交給肖建國與吳明明,更多是存著幫助兩個兄弟的私心,尤其是當初剛失戀不久,沉湎于家庭環(huán)境自卑中的肖建國。
隨著餓了么逐漸壯大,從當初十幾萬的投資,變到一百萬的追投,這場以私人情感作為基礎(chǔ)而建立起來的事業(yè)就已經(jīng)多了其他的東西。
陸恒是個地道的商人,偶爾的心軟會讓他有不正確的判斷,但也僅限于那一次。
他承諾借錢給肖建國,讓他在只付出百分之一股份的前提下,仍然保持餓了么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
那時的他,或多或少,還是惦記著那份室友之間的兄弟情誼,所以做出了外人看來很傻的決定。
可這一次不同了,大大的不同!
十幾萬到一百萬,一百萬到一千萬,看似都是十倍的差距,但是基數(shù)在發(fā)生變化。
就像普通高中生不會計較幾塊錢到幾十塊錢的欠賬,但是上升到幾百塊錢的時候,如果對方不還,就絕對會急眼。
一千萬,陸恒還不會急眼,但也絕對不會無動于衷。
當生意上升到千萬作為談判籌碼的時候,就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了,陸恒不可能再以感性思維來面對這場生意,他會讓自己盡可能的保持理性思維,以利弊取舍來判斷。
這個道理,電話對面的肖建國不會不懂,即使不懂,陸恒也會讓他必須懂!
冷靜淡然的話再度響起,與肖建國耳中仿佛重錘一般敲擊在心里。
“即使這一次,不依靠我,你想到了辦法跟投,保證了股份不變。那么再下一次呢?作為餓了么的負責人,你應(yīng)該比誰都清楚,以餓了么的擴張速度,它所需要的資金將會越來越大。這一次是千萬,下一次保不定就是上億,你做好了準備嗎?”
肖建國眼皮子跳了跳,忐忑的說道:“我們應(yīng)該可以選擇向外界融資吧,隨著餓了么的app向全國推廣,已經(jīng)進入了不少人的視線中。甚至已經(jīng)有人愿意出價五千萬來”
“是否融資的決定權(quán)在我手上!”
斬釘截鐵一般的回答通過電話傳到肖建國耳中,讓他臉皮發(fā)麻,佇立在公司大門口的身子顫了顫。
在這一刻,他回想起了當初705寢室四人以及陸恒女友一起參與的那個不算會議的會議。
陸恒將一半股份分給他們,并鄭重其事的提了一個額外的條件,并且還寫進了后來的合同里面。
那時候的自己是那么的不以為然,甚至還覺得陸恒在小題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