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自主品牌、合資品牌,乃至放寬了政策的進口車,都是代理方向。
設點地區(qū)也不局限于大城市,只要是具有潛在購買力的小城市都處于恒成集團的規(guī)劃下。
并且配套的售后服務、增值服務也要跟上,不能有絲毫落后。
在公司行政級別上,分部與總部有所不同。
像在恒成集團總部這邊,分級很復雜,董事之下有總裁,總裁隱隱大與營運長。唯一的財務總監(jiān)田小冰雖然比總裁和營運長級別低,但又要凌駕于各部部長之上。
各部之間目前還未出現副部存在,但也是發(fā)展過程中的必然產物。
目前階段,部級以下便是主管、科長、具體例子可以參考投資部的三個主管。
而在主管、科長之外,另還有專員級別存在,這部分人往往是各部門的中心成員,負責某一個專業(yè)性質很高的職務。
除開這些,便是普通的文職工作者了,也就是所謂的白領,談不上高級,月薪大多在三四千左右。
至于其他雜七雜八的前臺、清潔工、水電工,皆歸屬與行政部,待遇實在一般。
這是總部的情況,分部雖是獨立與總部之外,但行政級別上肯定要歸總部管轄,因此隱隱會降一部分。
在集團分部中,各大實權部門將減少,多多設立科級部門,擴大市場部、人事部的重要性,至于投資部就毫無必要了。
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凸出的就是實用性,一切為子公司和總部服務,高級人才方面的需求也可以得到緩解。大量的中級人才和少量高級人才便可以撐起一個集團分部。
而在恒成集團高層中最擔心的資金問題,陸恒也早有了自己的想法。
如趙京猜測的那般,陸恒是不會向資本妥協的,在未上市之前,堅決不接受融資。
即使發(fā)展步伐減緩,他也要保證自己一手一腳打造起來的恒成集團百分百的屬于自己,不讓外界染指。
恒成集團作為以汽車營銷為主的公司,現金流的龐大是其他實業(yè)公司無法想象的,幾乎每天都會有成百上千萬的資金在流動。
陸恒一向注重這方面的資金鏈控制,因此在集團內部,現金流十分充裕。
六個4s店,其中以恒成現代最賺錢,畢竟當初拿到了現代廠家的最佳優(yōu)惠條款,這六家公司,匯攏起來,一個月幾乎可以為陸恒帶來四百萬的純利潤,至于外界看重的營業(yè)額,早就是以億為單位計算了。
不要覺得比原來少,要知道這是在扣除現在恒成集團龐大人員成本的情況下,擁有這么多純利潤,已經極為厲害了。
一年那就是接近五千萬的純利潤!
再加上一個導航生產公司,兩家裝飾生產公司,一個月又能為陸恒帶來幾十萬純利潤。
最后,陸恒自己還有三千萬的個人資本,可以說支撐起這個恒成一年發(fā)展計劃,已經沒有什么壓力了。
那些集團高層為什么會覺得陸恒沒有資金來支撐,只是因為他們的目光沒有站在更高的地方,只局限于自己那個區(qū)域來看待陸恒。
他們又怎知,恒成集團四月份成立之前,陸恒只有一千萬,但成立半年后,就攫取了超過兩千萬的金錢。
加起來,三千多萬的資本足以支撐恒成集團任何一個發(fā)展項目了。
何況,即使拋開這所有的東西不談,陸恒在建行那邊兩年的良好信譽,要借出一筆金額兩三億的貸款沒有任何問題。
(未完待續(xù)。)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yōu)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