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見小郭醫(yī)生從前頭探出頭來:“吳醫(yī)生,你要是這會兒閑著的話,柜子上頭有防塵袋,把這些錦旗都給收好放后頭庫房里吧?!?/p>
那里邊,同樣的防塵袋已經(jīng)裝滿兩個了。
……
這一上午忙忙碌碌,果然,那遲來的早飯都是吳醫(yī)生借了個電動車騎上食堂,風馳電掣給大伙兒帶下來的。
肖肖和孫文武看著這碩大的飯盒,驚呆了。
“早飯都吃這么好嗎?”
他們自己買,也就一碗面或者一籠包子之類的,可這山上呢?
9點鐘的早飯,因為太忙,再加上早上墊吧過了等到10點才吃,里頭是一壺綠豆沙,一盆蘿卜干燉老鴨,一盆黃豆芽肉沫炒粉條,西紅柿炒蛋,還有燒老豇豆。
小郭醫(yī)生是去老宋家吃了小灶的,如今回來一看,不由懊惱:“忘了跟你們囑咐,買個飯盒了?!?/p>
但新來的三人卻是眉開眼笑。
沒囑咐好??!
囑咐了他們頂多也就買簡單買個不銹鋼的,可如今看到這伙食水平了,接下來要買如何豪華的大大大飯盒才能配得上他們的胃口,那不心里就有數(shù)了嗎?
大伙兒立刻網(wǎng)上搜索起來。
但在搜索之前,各自又掏出手機來,對著這份午餐咔咔一頓拍,然后發(fā)在自己的社交圈里。
真香!真好吃!
這鴨子也不是飼養(yǎng)倆月就出欄的肉鴨,肯定是那種二三十塊錢一斤的老鴨!燉出來不僅不腥,肉質(zhì)也爛,湯更鮮濃。
綠豆沙也是,打的碎碎的,綠豆皮肯定都泡出來撈過了,一點渣子的感覺都沒有。
“每頓都有湯嗎?”肖肖好奇。
吳醫(yī)生給她看照片:“食堂小黑板上寫了下一頓的菜單,我看下一頓是碎銀耳湯,晚上是南瓜羹,夜宵煮羊肉面,聽食堂討論說是附近村里收購的、吃野草長大的、一點兒不膻的小山羊……”
這樣的羊要是烤羊腿,不知道多香啊!
小郭醫(yī)生聽到,趕緊又囑咐:“你們剛來,沒喝過銀耳湯,聽我的,別省那點兒錢,先去小賣部買一個大壺?!?/p>
“沒有銀耳湯,就接山上的茶水?!?/p>
“這銀耳就是品相不好,但同品質(zhì)好品相的現(xiàn)在都賣8000一斤了?!?/p>
“茶葉也是30萬一斤?!?/p>
“哦對了,這都是村里老宋家供的東西,他們還有個網(wǎng)店,名字叫田園紀事,抽空可以上去瞅瞅評價,就知道我說沒說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