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位哥們就說了:“可是我們沒有技術(shù)啊!”
老前輩:“要什么技術(shù)?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為什么把「人工」這倆字排在前面?
這不就是告訴你,人工,比智能更重要嗎?你直接找人做不就好了嗎?”
于是兩位老哥說干就干,火速把云計算公司改成了人工智能公司,并招攬了一批程序員,不分日夜的寫代碼,開發(fā)程序。
這個人工智能公司里,沒有智能,只有人工。
而他們對于公司的包裝,那也叫一個絕!
他們對外宣傳,只要你把需求寫出來,我們的人工智能立刻就能根據(jù)需求把程序給你開發(fā)出來!
有了我們的人工智能,程序員這玩意,從此以后您就可以說拜拜了!
消息一出,簡直是震撼了當(dāng)時的整個it界和金融界!
所有資本蜂擁而至,并且對這家公司的“人工智能”進(jìn)行了體驗。
結(jié)果……
好家伙!
果然是什么需求的程序都能做出來!
(
而且還能免費修改一次!
這他媽還能再智能一點嗎?
世界難題,居然被神猴國的這家公司給破解了!
各大媒體,都開始吹捧這家啥資質(zhì)都沒有的小公司為“讓所有程序員失業(yè)的終結(jié)者”。
那一段時間,兄弟人靠著三寸不爛之舌,還有日夜不停操勞的“人工”寫出“智能”的程序,成功騙到了200億的投資。
這也是當(dāng)年西方人工智能領(lǐng)域最大的一筆a輪融資。
就在所有投資者們在家里做著美夢,幻想著靠這家公司坐收金山的時候。
兩兄弟卷錢跑路了。
完事,他們公司只有“人工”沒有“智能”的事兒,也徹底露餡。
這場驚天騙局被揭穿的時候,兩兄弟早就換命改姓,在黑診所整了容,誰也認(rèn)不出來了。
這就是2003年的“人工智能造假事件”。
也是陳默準(zhǔn)備布局的第一個讓元老閣的人吃虧的生意。
至于第二個生意。
則是神猴國的最大電子廠生意。
上一世,很多大佬都認(rèn)為,神猴國工價低,土地租賃費用低,在這里開電子廠,那肯定得是賺到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