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教培行業(yè)才剛剛開始,法律都沒明確規(guī)定,所有公司都是在摸石頭過河,所以你不要害怕失敗,大膽的去嘗試你認為對的措施。
任何的失敗與損失,我全額幫你承擔!?。 ?/p>
光是聽到第一點,熊亦菲就已經(jīng)感覺自己的熱血上腦了,看陳默的眼神都變得更加熾熱了起來!
天底下,又有幾個男人有底氣和資本說這種話的?
“第二,建立自己的文化。
一個公司,必須有自己的公司文化,尤其是教培公司,接觸的全是教育相關(guān)的事兒,更必須要有非常宏大,非常能吸引人的公司文化!”
這一點,其實是陳默在馬后炮。
因為上一世,老俞的公司能成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企業(yè)文化。
老俞的公司文化歸結(jié)于一句話“絕望中尋找希望,黑夜中尋找光明”。
這種勵志文化吸引了人才,也吸引了學生。
這一點陳默就特別佩服老俞,要知道他是有意識培育這種文化的,要不怎么會有膾炙人口的老俞精神呢?
這也就提醒了創(chuàng)業(yè)者,一定要找到最適合公司的文化,然后有意識的加強他。
“第三,對質(zhì)量的瘋狂,近乎苛求的瘋狂!
不能因為要擴張,要上市,就降低對課程的要求,降低對老師的要求,要始終如一的把控所有課程和老師的質(zhì)量!”
老俞的公司從開始到上市一直都是坐火箭一樣的猛竄,就是因為他們對老師的要求近乎苛刻,隨之帶來的就是學生的口碑宣傳。
學校最重要的市場營銷就是口碑。
而在上市之后,老俞的公司大肆擴張,人才跟不上,教學質(zhì)量下降,口碑也隨之崩塌,再也不見昔日搶著去老俞的學校上課的輝煌了。
當然,即使是這樣,老俞的公司那稀釋后的質(zhì)量還是比其他公司高了不少。
上一世,很多學校其實資金不比老俞的公司差,老師不比老俞差,但做不過他,因為很多只顧眼前利益,沒有想到長遠。
老俞的公司因為剛做最需要錢時找到了一個藍海,因此有錢了,可以從容的建團隊,抓質(zhì)量。
而其他學校呢?
只重人氣不重質(zhì)量,只能是做短線,撈一票走人,根本做不到持久!
“第四,教學工業(yè)化,統(tǒng)一化?!?/p>
說到這的時候,熊亦菲舉手,認真提問道:“可是我認為成人教學很難像快餐店那樣工業(yè)化,統(tǒng)一化。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如果你扼制他的風格,說不定適得其反?!?/p>
陳默贊許的點點頭:“這一點你問的非常棒,也說明你是真的有自己的思考和反思?!?/p>
“如你所言,成人教學的確很難像快餐店那樣工業(yè)化,統(tǒng)一化?!?/p>
“但是教師團隊風格可以工業(yè)化!”
“我們可以把老師團隊風格作一個定義,然后按這個定義把它宣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