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無所謂,他也懶的細想,遲疑了兩秒后,緩慢敲下“好的”二字回復過去。
等了好半晌,老師那頭才溝通完。家屬進電梯后,師徒兩人走醫(yī)護通道,去往了手術室樓層。
換衣服、刷手、消毒。陸今安有條不紊的重復著術前工作。
然后跟著老師走進手術室。手術臺上的傅枕溪,此時已經(jīng)做好術前麻醉了。兩位麻醉師檢查好一切,扭頭坐去了角落的凳子上玩手機。
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如今心內(nèi)科和心外科的手術,保險起見都會依賴一些先進的設備。
例如,eo體外循環(huán)機。顧名思義,手術期間停跳心臟,用這臺機器來維持生命體征。
心臟停跳的情況下,手術難度會大大的降低,同時如果發(fā)生突發(fā)狀況,也能更好的保障病人的安全。
而今天手術室里,體外循環(huán)機并沒有運轉。
“心臟不停跳搭橋。”陳院長上前探查傅枕溪的身體情況。
這是陳院長的擅長的技術之一,在心臟跳動的情況下完成整場手術。
好處就是,不用eo,可以避免體外循環(huán)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心肌損傷也會適當?shù)臏p少,對于患者的術后恢復的很有幫助。
只是,不停跳搭橋,更考驗主刀醫(yī)生的技術。
陳院長走到臺前,調(diào)好無影燈,偏頭看向陸今安,師徒二人對視一眼,然后點了點頭:“準備開xiong。”
“好的,老師?!?/p>
靜謐的手術室里,消毒水的味道肆意彌漫,耳邊只能聽見監(jiān)護儀滴滴滴運轉聲。
很安心。從七號手術室電動門打開的那一刻,陸今安便感覺到,以前那所有熟悉的感覺,都一股腦似的凝聚成巨大的能量,重新涌入回到了他的身體。
開xiong。
取患者自身腿部的大隱靜脈。
開始心臟搭橋。
縫合。
陳院長和陸今安全程默契的配合,甚至不需要言語的溝通。
手術室內(nèi)里只有器械碰撞,發(fā)出的輕微細響。
預計三個半小時的手術,在整個團隊默契的分工和配合之下,提前二十分鐘完成。
陳院長完成自己主刀那部分的手術內(nèi)容,沒有離開。
而是站在陸今安的身后看他縫合。
外科醫(yī)生的手經(jīng)過長年訓練,縫合又穩(wěn)又快,動作干脆利落。
頭頂無影燈的白光打在陸今安的側臉上,使得他本就白皙的膚色此刻看著更加透亮。
口罩外露出的漆黑雙眸,認真且專注,隨著縫合,陸今安的額頭上浮著細密的薄汗。時不時由護士上前幫他擦掉。
清瘦的背影,即使跟大家一樣穿著普通的藍色手術衣,也掩不住他身上的那股自信和從容的勁兒。
止血、關xiong、將近二百針的縫合,陸今安用了四十分鐘就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