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在讀書時,他們便常對酒當歌、吟詩作對,一壺濁酒,幾畫殘卷便能消磨一整日的時光。
他攜妻子遠離京城之時身無長物,衛(wèi)清評便暗里接濟他們,知曉他喜書喜字,便總送些筆墨紙硯供他修身養(yǎng)性。
只不過京城那遭事后,他們二人便斷了聯(lián)絡。
司衣荷依著父親的話,恭敬道:“荷兒見過衛(wèi)伯父。
”話雖如此,衛(wèi)清評如今身著官服,想來便是這青州城的縣令,且能由著王昌榮在這城中那般囂張作態(tài),當真是個善人嗎?司衣荷默默在心中對他打了一個問號。
衛(wèi)清評朗聲笑道:“好啊好啊,荷兒竟長這般大了。
”他又注意到司柏書的腿,面露痛苦之色:“
你這腿怎會如此我與你斷聯(lián)后,我曾派人打聽過你們一家,但都無功而返,八年光陰,竟將你蹂躪至此??!”司柏書聞言,心中泛起一絲苦意。
他沒道出真相,只說:“一場意外。
”司柏書不愿多回憶,也知這不是寒暄之地,草草揭過這個問題,便就轉移話頭:“衛(wèi)兄怎來了青州?這急匆匆的模樣可是有要事?”“也罷,你不愿說不說便是,”衛(wèi)清評收回視線,解釋道,“我如今是這青州城的縣令,各中細節(jié)稍后在同司兄細說。
明日是家慈五十大壽,本尋了畫師在壽宴上為家慈作畫,但這畫師忽然告病,我只得匆匆從府衙趕來問個緣由。
“司衣荷聽了個大概,只問:“這青州城總不止這一位畫師,衛(wèi)伯父為何不尋過另一家?”衛(wèi)清評嘆了口氣,聲音低啞:“荷侄女有所不知,家慈性子執(zhí)拗,加之這些年來身子大不如前,自來這青州城,每年壽辰都會尋這位畫師來作畫,不知為何她只瞧得上這位畫師的手筆,換別的是決計不樂意的,我憂心家慈因此擾了身子。
”如此聽來,這衛(wèi)清評倒是一個孝子。
司衣荷不好揣測父親昔年好友,且走一步看一步。
她瞧見父親那副猶豫的模樣,便直接開口:“衛(wèi)伯父若信得過我,明日我可為老夫人作畫。
”“早年間與司兄書信時,我便聽聞荷侄女丹青了得,”衛(wèi)清評一副如獲至寶的模樣,“這樣甚好,甚好?。 彼景貢娝疽潞芍鲃犹峒?,倒松了口氣,但又憂心她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勉強應下,方想開口,司衣荷便寬慰地拍了拍他的手,他知道女兒想讓他安心也就收了心思。
衛(wèi)清評臉上堆起笑容,樂呵道:“那明日,我便在府中恭候司兄了,到那時我們兄弟二人定然要好好敘舊一翻,暢飲哈哈哈!”“我正有此意!”司柏書點頭,又繼續(xù)問道,“衛(wèi)兄可是有急事”司衣荷觀察著他,不知是不是錯覺,提起這個,衛(wèi)清評神情有些變化,他捋了捋官服道:“府衙還有些瑣事需得本官去辦,本官先走一步,司兄明日再敘,告辭。
”司柏書絲毫沒察覺,似乎還沉浸在舊友重逢的喜悅之中:“明日再敘。
”說罷,衛(wèi)清評便背著手走了出去。
他倒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思量間,司柏書彎腰撿起腳邊的平安結遞給司衣荷,交代道:“這許是你衛(wèi)伯父方才掉落的,爹爹在這等著,這會許是還能追上,你把它送還給你衛(wèi)伯父,爹爹怕他一時尋不著心急。
”“那爹爹你好生在這里等著我,莫要離開。
”司衣荷接過平安結,答應下來便往外尋。
司衣荷踏出門便不見衛(wèi)清評,她只好往前走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