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衣荷牽著幼妹進了宅子,院子方方正正,倒也不算小,青磚院墻上灰漿多有剝落,墻邊歪斜地站著一顆老棗樹,屋內(nèi)陳設(shè)簡單,都是尋常人家的物件。
司柏書面露難色,聲音帶著幾分澀然:“這些年的積蓄在京城我只尋到這處宅子,此般困窘,委屈你們母女。
但夫人且寬心,我定竭盡所能為你們母女掙一個錦繡前程。
”瀟采蓮倒沒在意這些,寬慰道:“無妨的,只要你們在我身旁,這便就夠了。
”似是想起什么,司柏書走到堂前,拿出一根玉簪道:“方才來了位公公,送來了這個,他說貴妃明日會派轎攆接你進宮,讓你帶上孩子們好好敘舊一番。
”瀟采蓮接過玉簪,指尖微顫:“竟是佩棠,她怎知我來京城,我此前還未來得及與她書信一封,她總是如此惦念著我。
”謝佩棠乃當(dāng)今圣上寵妃,因著才情絕艷,封號昭貴妃,縱使母族早已零落成泥,但她膝下卻育有皇上唯一的龍裔,在深宮之中,也算有了立足根本。
她和瀟采蓮早年間便是閨閣好友,二人有著京城雙姝的名號,流傳佳作無數(shù),一直到司衣荷四歲,謝佩棠被送入宮中,從此宮門深鎖,故人天涯。
幾載春秋流轉(zhuǎn),只余素箋寄思。
司衣荷聽著這個名字,咕嚕著眼睛:“是從前總帶著東街的桃花酥來看我的那個姨母嗎?”“荷兒竟還記得,”瀟采蓮偏過頭就瞧見她似花般的笑容,“算來也四年未見,倒叫我歡喜起來了。
”“荷兒當(dāng)然記得。
”司衣荷輕聲應(yīng)著。
想到此處瀟采蓮不免又擔(dān)心起來,她拉著司柏書:“而今我只是布衣百姓,她定然經(jīng)了圣上,若是坐著宮中轎攆,怕是惹人非議,要讓佩棠落人口實,我知她在宮中舉步維艱,你怎會應(yīng)下?”“夫人莫急,我自當(dāng)想到了這一點,”司柏書見夫人擔(dān)心,緊著解釋,“實是傳話公公說這皆為貴妃的意思,若婉拒,便是拂了貴妃的面子。
這就是貴妃的心意,我便自作主張應(yīng)承下了,夫人莫怪。
”三言兩語間,饒是司衣荷也聽出來貴妃對母親的情義之重。
瀟采蓮動容道:“我又哪能不知道,這么些年來定居在那邊陲小城,非不念故都,實是刻意避著這京畿是非。
她這樣行事,便是想著哪日風(fēng)波乍起,禍?zhǔn)聽窟B,旁人也會忌憚我與昭貴妃的這層舊誼,全我們司家闔家安穩(wěn)。
”司衣荷蹦蹦跳跳,轉(zhuǎn)頭拉著母親的衣角:“謝姨母當(dāng)真是頂頂好的人。
”寒風(fēng)穿堂,瀟采蓮捂著帕子咳嗽了聲:“嗯。
”她打開自己的包袱,取出一個檀木盒子,里頭正正地疊著一摞書信,瀟采蓮捋出一角,將玉簪仔細(xì)著放在里面。
司衣荷倒是覺得新鮮,踮著腳去瞧,只見那些信封上都印著一朵玉蘭花,她也沒多想,只欣喜道:“那明日荷兒也可以隨母親進宮嗎?““自然可以,她定然也是想見荷兒了,但宮中規(guī)矩甚多,你可不許胡亂跑,莫沖撞了貴人,”瀟采蓮收起檀木盒子,又叮囑司柏書,“夫君,汀兒年幼,還是待在家中由你照看著。
”司柏書了然:“夫人寬心,汀兒隨我在家便好,明日入宮,你們母女倆留心著些。
”司衣荷拍拍胸脯,笑著應(yīng)聲:“荷兒明白。
”京城的雪愈下愈大,素雪覆蓋著低矮的院墻,墻頭積雪壓彎了枯老的枝干,墻角一枝梅花從一片白中倔強地掙出一抹紅艷。
司家陳舊的門前停著一頂宮轎,頂上粹金的鳥身上耷著幾片枯葉,厚厚的轎簾上有著金絲線繡成的如意花紋,四角轎夫身著素青色宮裝,面無表情地踩在雪地上。
巷子里的人家哪見過這番景象,都扒著門縫往外瞧。
只見門后走出一個裹在襖子里的小姑娘,她手里擷著一枝素梅,花瓣薄如蟬翼。
寒風(fēng)打著旋,幾片梅花瓣被撕扯下來,輕輕巧巧,正正好落在那轎頂?shù)拇饨瘌B嘴上。
司衣荷歪歪腦袋,她彎下腰來把光禿禿的梅花枝插在一旁的老樹下。
“荷兒,莫誤了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