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屬實是不缺少什么生存資源,更沒有滅頂?shù)奈C。
雖然說不上是無憂無慮,卻也很難被“煩惱”壓得抬不起頭。
甚至,目前“惡”與“壞”的概念,都還沒有真正地產生。
雖然因為文明進程,無力組建過大的集體,早已分為了各個規(guī)模不大的不同部落,部落與部落之間,也已分群分居。
但是目前,大家都是平等而和善地相處。
畢竟,現(xiàn)在大家基本都一樣,還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階級分化,所擁有的都是相同。
弱小的人類面對世界,也更需要集體抱團取暖,那自然是極為和諧與平等的。
所有部落,無論對內還是對外,都是沒有爭搶、沒有欺騙、沒有欺壓、沒有偏見、沒有私藏,整體的生活氛圍,是極為淳樸的。
不過,畢竟已經分開,差異也已經在慢慢產生。
相距較遠地區(qū)的部落,甚至幾乎完全沒有交集。
發(fā)展的偏向與進程,自然是有差異。
最明顯的便是語言與符號。
語言的統(tǒng)一依賴高頻、穩(wěn)定的交流,當人們能頻繁溝通時,發(fā)音、詞匯會保持一致。
一旦交流頻率降低,語言就會各自演化,逐漸形成不同的語言,缺少交流,這是語言出現(xiàn)不同最基礎的前提。
而語言在發(fā)展過程中,也會持續(xù)不斷的創(chuàng)新,也會因交流而融合、重構。
語言因這種種淵源而逐漸分化,并且可以確定,這種差異、以及各方面差異都會越來越大。
類似的原因,“符號”的差異更是越來越大了,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注定在不久的未來,會完全不同。
不同地域導致的生活習慣也會不同,發(fā)展下去,便是各具特色的文明與文化。
再之后,那時,就很難再這么和諧相處了。
不過,那還需要起碼兩三代人,對于現(xiàn)在的人來說還太遙遠,也沒任何人會去想這么遙遠的事情。
而現(xiàn)在,也已經有了“頭領”的概念。
那些更為好奇、更為勇敢、更善于思考、更善于學習、也更加努力的人,在神的教導,以及某些奇遇之下,已經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不同。
普羅米修斯祂們,終究也只有十一位神,尤其是現(xiàn)在,就只剩下十位神了。
祂們也需要一些幫手,來幫自己分擔教導的事宜。
于是,各個部落的“頭領”,便應運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