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天在哪里香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
這里有紅花呀
這里有綠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哩
香天在青翠的山林里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程曉羽清澈透亮的聲音在蘇虞兮的琴房里回蕩,當(dāng)他那一聲“嗚!”像小狗叫的聲音出來的時候,蘇虞兮忍不住笑了,這首歌曲充滿美好的元素,簡單而天真的表達(dá)著程曉羽的輕松愉快。
程曉羽一邊彈一邊唱,時不時轉(zhuǎn)頭去看蘇虞兮的表情,這也是他廟會
華夏廟會起源于遠(yuǎn)古時期的宗廟社郊制度――祭祀,因此自然是歷史悠久,廟會有的是一年一度,有的一個月內(nèi)就有數(shù)天,會期除固定的,還有不定天數(shù)的。
比如清末民初的會期:每月逢九、十、一、二是城隍廟,逢三是土地廟,逢五、六是靜安寺,逢七、八是報恩寺。再加上正月初一開廟的龍華寺和玉佛寺,一般開廟十天到半月,初二的豫園開園唱戲,元宵節(jié)大觀園的燈會,都是消閑好去處。
而在如今,過年期間上海的廟會天天都有,并且每天還不只一處,而這樣的盛況基本要延續(xù)到元宵過后才會結(jié)束。
而城隍廟廟會則是上海民眾過年必去的地方,上海開埠以前,城隍廟是上海民眾唯一的游樂之處。上海城隍廟從清末民初以來,和周邊的豫園、市場以及老街里巷融合在一起,成了一個區(qū)域的代名詞。它代表了上海的歷史與傳統(tǒng)。多年來由廟市發(fā)展形成的廟會文化,幾乎皇括了宗教、商業(yè)、民俗等民眾物質(zhì)、精神生活的各個層面,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了上海的一張名片。
蘇虞兮依舊滿副武裝,戴了頂黑色紀(jì)梵希惡麾角棒球帽,灰色寬松古衣搭配黑色連褲襪和一雙過膝的長靴,因為在車?yán)锉容^暖和,所以她將長款的黑色呢子大衣和口罩都放在了膝上。
程曉羽沿著人民路到麗水路右轉(zhuǎn)找了家位置很好的地下車庫,因為初一來逛廟會的人多,因此排隊排了十多二十分鐘才將車開進(jìn)停車場,幸好蘇虞兮帶了本在車上看,因此也不覺得無聊。
等程曉羽將車停好,指揮停車的大爺見程曉羽的車很高檔,還特意拿了幾個紅白相間的橡膠路錐將雷文頓隔了起來,程曉羽笑著道謝,蘇虞兮戴了口罩穿了外套,兩人就坐電梯直接上了福佑路。
雖然只是廟會第一天,還是大年初一,但街上已經(jīng)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了,幸好人潮的密集程度還沒有到水潑不進(jìn)的讓人窒息,所以還不至于逛街都困難。因為有不少觀賞性很高的民俗活動,因此外地的游客也很多。
兩人好不容易走到城隍廟,看見牌坊前還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