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并不客氣,坐了下來,這寨子里人也發(fā)現(xiàn),不光胡麻往上面坐了,居然周大同也是一屁股坐在了上首,李娃子這個也出息了,周大同與周粱趙柱,怎么都開始管他叫哥?
還挺殷勤的樣子?
而在這一場席面上,二爺便將祭山的事情說了,滿寨子里的人,無不歡喜。
之后幾天,便是過年,如今婆婆已經(jīng)不在寨子里,這對胡麻來說,意義倒是小了,只是由著一應長輩們的安排。
除了大年三十要請先人回家過年,大年初一又送先人回塘子之后,村子里的青壯,都顧不上走親戚串門子了,而是老族長親自執(zhí)筆,連寫了幾十張?zhí)印?/p>
而對于請外面那些頭臉人物,胡麻也是琢磨了一番,列了幾個名字,讓小紅棠送了信。
保糧大將軍手底下的糧草總管徐文生徐老爺、大統(tǒng)領光頭老張,再加上其他幾位紅燈會里的舊識,還有周粱和趙柱這跟了保糧將軍的一段時日里結交下來的好兄弟好朋友……
只是撐撐場面,讓二爺高興而已,這也就夠了吧?
……
……
明州,保糧將軍并同盟白甲軍幾位老將軍,正商量年后進軍事宜,便只見得案上的蠟燭一聲晃動,陰風吹了進來。
小紅棠便在這一屋子渾身煞氣的戰(zhàn)陣悍將們的目光之中,走進了大帳里來,將帖子遞給了徐文生,又遞給光頭老張、崔娘子等人……
“吶,胡麻哥哥,請你們過去沾喜氣的……”
“……”
一下子,滿帳子的人都呆住了,保糧大將軍
削命添壽鈴
祭山確實是大事,但這種大事,小輩可以撐場面,卻不好指指點點,胡麻倒省心了。
其實他真想說話,倒能說得上,比如可以直接問問山君,究竟想要什么樣的供品,要不要隨手燒兩個丫鬟過去服侍之類的……
但想想山君前輩的性子,還是算了。
請人家吃席,哪有先問什么點什么菜,要不要吃完了去洗洗腳的道理?
畢竟有誠意的直接就安排上了。
再加上,對自己重要的,只是祭山之事,山君前輩念念不忘,打著嘴饞的名義提過好幾回,但胡麻心里很明白,他不會催著自己做這等無用的事。
自己要搞明白一些事情,那便只有祭山,看清楚問題。
當然,只要是祭山就行,至于怎么祭,什么流程,那就看二爺喜歡什么了,哄老人家高興而已,不必較真。
于是在這滿寨子的人都忙活了起來時,胡麻便趁了沒什么事要自己出力,便趁了天黑,獨自一人出了寨子,來到了二爺那個莊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