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很多人把英阿大戰(zhàn)作為決賽前最后一道盛宴時,馬拉多納再次在公眾面前力挺梅西。
“阿根廷和英格蘭的比賽,總是會產(chǎn)生一些爭議,我評價足球的時候通常不喜歡摻雜政治。
說起與英格蘭比賽的記憶,我總要想起那個下午,當時那支英格蘭隊很強,也是奪冠熱門之一。
我記得那天下午的場景,我頂進了一個球,又過了他們一大半球員,然后我們贏了。當然,勝利并沒有說的那么簡單,不過很開心我在世界杯上拿到了冠軍。
我相信梅西也能為阿根廷帶來一個冠軍獎杯,那樣他在結(jié)束職業(yè)生涯的時候就可以和其他人區(qū)別開,成為劃時代的人物?!?/p>
馬拉多納的一席話讓一些對足球歷史一知半解的球迷豁然發(fā)覺,原來阿根廷和英格蘭天生八字不合,他們只要遇到就肯定有大事發(fā)生。
1986年,阿根廷在四分之一決賽遇到了英格蘭隊,馬拉多納在比賽中上演了舉世矚目的“上帝之手”。
他在爭奪一個高球的時候想要抬手干擾門將,結(jié)果卻用胳膊把足球撞進了球門。
當值的主裁判并沒有看到這細微的一幕,判罰進球有效,當時的英格蘭隊上下都暴走了,可比分卻無法改變。
正是有這一球穩(wěn)定局勢,馬拉多納在隨后上演了過五關(guān)斬六將,單兵突擊,依靠個人力量打敗英格蘭整條防線的好戲。
他在比賽中“亦正亦邪”給那場比賽烙上了經(jīng)典印記,正是因為有比賽的第二粒進球才打撈了球王的金身。
他雖然不愿意回憶第一個球,只是只言片語帶過,可這一刻實在太難忘了。
與1986年那陣比賽相比,1998的比賽則增加了更多元素。
閃擊戰(zhàn),雙方都獲得點球,進球大戰(zhàn),經(jīng)典任意球配合,還有西蒙尼引誘貝克漢姆的紅牌,這場比賽甚至比12年前的那場比賽更有看點,更有戲劇性。
這場比賽過后兩個的足球界幾乎有了結(jié)仇的意思,只要兩支球隊遇到,無論什么比賽都會打得火花四濺。
這場比賽開始前,盧克李和梅西的對決更是被稱為第三代球王之爭。
這兩名隊員,梅西在俱樂部獲得了無數(shù)榮譽,而盧克李則是近兩年崛起的年輕巨星,他在場上正從進球機器向著更多面的反向發(fā)展。
對于兩個名球員,雙方的支持者各持己見,并且永遠不會有結(jié)果。
如果想讓兩個人比個高下,那就只能看看誰的球隊在世界的頂點更璀璨奪目。
7月10日,英格蘭隊和阿根廷隊站在了圣保羅競技場的鎂光燈下。
英格蘭隊算上教練、球員和工作人員,只有加里內(nèi)維爾一個人經(jīng)歷過16年前那場比賽。
他已經(jīng)從一名果斷、堅毅的年輕人變成了一個有些發(fā)福的中年大叔。
英格蘭隊在場上熱身的時候,內(nèi)維爾也在場上和第三門將互相練習短傳。
他倆都注定不會成為今天比賽的親身經(jīng)歷者,不過有的時候在場邊反而能用旁觀者的身份把事情看得更透徹。
“嗨,盧克,你今天可給我硬氣點!”
看到盧克李走了過來,內(nèi)維爾把足球挑到他頭上說道。
“我什么時候不硬氣了,你在那場比賽表現(xiàn)怎么樣,我有機會可要去看看!”
被人用足球踢到頭上后,盧克李回身調(diào)侃道。
內(nèi)維爾穿著運動服,不過獨自很明顯鼓了起來,這讓他在球員堆里能被一眼認出來。
別看內(nèi)維爾看起來也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不過從他兇狠的眼神里盧克李依然能看到他是一名狠角色。